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5月04日   星期天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锂电负极材料毛利大幅下降 新一轮价格战打响

锂电负极材料毛利大幅下降 新一轮价格战打响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6-09-24 | 浏览:4938
文章顶部
摘要:随着国内负极材料企业数量的增多,新一轮的价格战或将打响。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材料的市场规模为68亿

随着国内负极材料企业数量的增多,新一轮的价格战或将打响。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材料的市场规模为68亿元,同比增长13.3%。预计2013年全年市场规模为140亿元。GBII预测,到2015年中国锂电池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182亿元。

随着国内负极材料企业的增多,今年整体负极材料的价格下降了不少。在国内负极材料企业中,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是杉杉和贝特瑞,他们作为国内负极材料第一梯队,掌握着国内大多数优质客户。杉杉主要是做聚合物电芯的负极材料,以人造石墨为主,贝特瑞则主要是做铝壳电芯,以天然石墨为主。日本的三菱化学和日立化成则是掌握国内高端客户。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本土企业中,负极材料出货量排名前10的分别是贝特瑞、杉杉、斯诺、正拓、大华、海容、创亚、金润、华鑫和弘光。

江西正拓新能源材料销售副总经理严学峰告诉高工锂电,今年上半年以来,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价格下降了不少,毛利率从去年的30%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5%的水平,国内负极材料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中国本土的企业跟日本的企业相比至少还有三年左右的差距。”严学峰介绍,日本的人造石墨材料跟国产相比差别较大,在石墨纯度上,日产的可以达到99%以上,国产的只能达到96%左右,日产的价格比国产要贵2万每吨。

目前,虽然日本的负极材料依然占据着国内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但是随着国产材料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成本的不断降低。未来中国负极材料企业的市场份额将会不断扩大。

“力神已经开始使用杉杉的负极材料,很快国内规模较大的电芯企业就会加入进来。”严学峰看来,中国本土企业必将成为中国未来负极材料市场的主流。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