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内深圳将新增1000辆纯电动出租车。图为鹏程电动出租车公司的员工在给车充电。(本报资料图片)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7月29日发布2014年第二季度公共交通服务指数。根据对9万余份有效样本的统计,二季度,全市公交服务综合指数为81.3分,较上期上升0.5分,较去年同期上升1.5分,这意味着市民对公交服务满意度提高。
记者从会上获悉,交通主管部门将继续优化全市公交线网,在年内实现原特区外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提升到92%以上。8月份以前,市民还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查询到全市九成以上公交线路的电子站牌信息。此外,今年深圳将主要以现有“红的”、“绿的”到期置换的方式,再投放1000台纯电动出租车上路运营,并由此打破目前深圳纯电动出租车“独家”经营的局面。
600辆公交将装无障碍导盲设备
深圳市交委透露,深圳现有常规公交车15255辆,公交线路885条,常规公交日均客运量约655万人次。二季度,常规公交指数为79.4分,较去年同期上升2.8分,对比轨道交通和出租车,升幅最大。
据悉,今年3月中旬,深圳启动年度公交服务提升专项行动。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2014年第一批公共汽车线路规划方案》,调整公共汽车线路64条。重点解决了光明新区研祥智谷、坪山新区昌红公司、南山区西丽留仙洞、壹站人才公寓等27处主要诉求区域市民出行问题。并开行高峰专线8条,解决了桃源村、福永街道、新安街道等12处居民高峰期出行难问题。
市交委公交处相关负责人称,下一步,将结合交通治堵政策实施,增加开行一批高峰线、假日线,满足新增出行需求。
此外,将加快智能公交建设,年内接入所有公交车辆GPS数据。其中,8月底,将实现全市9成以上公交线路服务信息透明化,“市民可以通过‘交通在手’这一手机客户端,查询这些线路的电子站牌信息,掌握车辆准确的到离站时间。”全市600辆公交车还将安装上无障碍导盲设备,为视障人士提供公交出行便利。
轨道日均客运量达284万人次
轨道交通方面,二季度,深圳轨道日均客运量已达到284万人次,较一季度的253万人次增长12.25%。同期,深圳轨道交通指数为85.9分,较上期上升1.5分,较去年同期下降0.1分。从各细分指标来看,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运能增长,市民乘车“拥挤程度”体验有了一定的改善。
不过,轨道办相关负责人指出,随着地铁客运量持续快速增长,轨道高峰期饱和问题在部分线路、个别区段仍有增加的趋势。以龙华线为例,虽然通过“4改6”新增了运能,第二季度,早高峰超饱和站区段、临近超饱和站区段,仍然较第一季度增加了57%。不过,平峰时段和晚高峰,该线路超饱和站区段、临近超饱和站区段则分别较第一季度下降53%和22%。轨道办相关负责人指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职住分离现象突出,早高峰客流出行更加集中,相对而已,晚高峰出行需求则相对离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