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资源的紧缺和环境的污染,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产销国,中国已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在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遭遇很多阻碍:成本过高、技术不过硬、普及程度不高等,这种种导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低迷。
而在2013年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出现三个重要转折拐点,使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向国外市场靠拢。
拐点一:政策频频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
今年9月,工信部与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规定,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在2013年至2015年将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燃料电池乘用车补助20万元/辆;补助标准明后两年分别调降10%和20%。这一通知的发布将进一步降低成本,调动市场推广新能源汽车和人们观望的积极性,扩大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紧接着在11月,四部委公布了《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28个城市或区域入选。其中,除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4个直辖市外,还包括河北、浙江、福建、江西和广东等省城市群。这意味这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步入实质性阶段。《区域名单》公布后,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入围城市给予支持,资金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
这两个政策发布时间仅间隔2个月的时间,反映出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视程度。从此次批复的28个城市或区域看,获批城市以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居多,部分经济实力偏弱的二、三、四线城市则以城市群的形式联合申报,表明各地对推广新能源汽车表现出更高地积极性。身处国家积极鼓励与推广的氛围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拐点二:雾霾让新能源汽车迎来最佳发展期
近段时间,全国许多地区雾霾肆虐,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披露,我国有6亿人及1/4的国土面积遭受了雾霾天气。中国汽车产业增速虽然在近年有所放缓,但其保有量每年依然有千万辆的增长,2013年中国新车销量规模预计将首次超过2000万辆。随着机动车量的迅速增加,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总量急剧增长,它就是空气污染和雾霾的罪魁祸首。
雾霾事件为整个社会敲响了一次警钟。社会各界都纷纷把注意力转移到零排放的新能源汽车上。各地也相继出台机动车限行、提高排放标准等政策,例如北京市环保局为改善空气质量北京已打出组合拳,到2017年,累计淘汰老旧机动车将达100万辆,同时新能源汽车将发展到20万辆。限制的政策将倒逼企业提升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热度。在目前形势所需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出现“加速”迹象。
雾霾天气使得地方政府和人们对环境的关注、对发展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显著提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由此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拐点三:油价上涨显新能源汽车成本优势
继11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后,12月12日再次上调,、柴油价格每吨均提高60元(折算每升分别为0.04和0.05元),两次价格上调累计幅度超过200元。油价的上调,也给原本就处于淡季的车市吹去了一股寒风,汽车消费市场不再门庭若市,许多潜在的消费者纷纷推迟了购车计划。
对国内新能源汽车来说,油价的上涨却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过去混合动力车以及电动车一直受冷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当时的油价还尚能被消费者接受。如今油价的不断上涨,在给传统汽车带来压力的同时,也使得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新能源汽车能源效率约为传统汽车的两倍,并可以视为无尾气排放,具备节能环保、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可以大幅度减少石油消耗,甚至不使用石油。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价格较高,但使用成本要低于燃油汽车,油价上涨将使得这种趋势更加明显。
工控观点:新能源汽车是我国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景极其广阔大,有了政策的支持,再加上雾霾天和油价的助力,相信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换档提速”。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