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最后一天下午3点左右,位于北京南城的一家奇瑞4S店内,两三拨人在询问相关产品信息。在随后的半小时,也只有一拨客人进店简单询问,便离开了。而与其相邻的汽车修理部门,却不时开出一辆奇瑞车。类似的境况还存在于比亚迪4S店内。
“以春节为代表的节假日才是自主品牌汽车的销售旺季。”一位奇瑞4S店总经理告诉记者,“这是由自主品牌汽车的核心消费人群决定的。卖低端品牌汽车跟卖低端衣服一样,针对的用户群就是工薪阶层,节假日才是销售旺季,农历春节前的一个月,销量应该会有提高。”
这是自主品牌汽车在京城销售的一个缩影。
本身自主品牌因竞争力不高,品牌忠诚度低,使得其在北京市场销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自主品牌本就缺乏优势,加上三年来的限购政策,销量呈下降趋势。”一位自主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一些自主品牌的热销车型因为排放的限制,没有京V车型可买,销量更为悲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13年1-11月,乘用车共销售1615.18万辆,同比增长15.10%。其中自主品牌1-11月销量累计499.49万辆,同比增长20.7%,占乘用车市场总量的30.9%。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虽高于上年同期,但销量累计同比增幅总体呈现逐月回落态势,且市场占有率也持续走低。
北京市场的自主品牌销量形势则更为严峻。“2013年1-11月,北京市场乘用车销量约为52万辆,其中自主品牌仅仅占到5%-6%的市场份额。”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汽车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2013年北京市场自主品牌销量同比去年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在新车销售中有60%的人是置换新车,绝大部分人不再选择自主品牌汽车。”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的《11月份京城汽车市场综合分析》显示,京城今年汽车销售总体情况完成得比较好,销售量基本上接近完成年度计划,但经销商效益大幅度下滑,非常困难。
“还能勉强维持经营。”上述经销商无奈表示。原本竞争力不高的自主品牌汽车在被限购、限行、限迁牵绊的北京汽车市场生存愈发艰难。“幸运的是,售后业务收益逐渐增加,未来随着售后收入在整个经营收入的比重扩大,实现盈利应该不成问题。”
2010年12月23日,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缓解交通压力,北京正式公布《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成为国内首个发布汽车限购令的城市。自此,自主品牌在北京市场的销售就多了一层考验。消费者在获得来之不易购车资格时,更倾向于提高预算,选择更高级别的车型。在同等价格区间,消费者选择合资或进口车型的可能性更大。
一些基于消费需求的汽车用户通过上外地牌照的方式购车,这也为京城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作了不少的贡献。不过,刚刚实施的新政却又为京城汽车销售增添了一道新的难题。从2014年起,北京市将停办有效期为半年的长期进京证,只保留有效期为7天的临时通行证。
受汽车限购影响不只有自主品牌汽车,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1月-11月京城累计交易新车523200辆,同比2012年527400辆,累计下降0.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33个百分点。
愈发收紧的政策让北京自主品牌经销的2014年不太好过。
最新的摇号新规显示,2014年北京市小客车指标额度从2013年的24万减少为15万个,降幅达40%。其中普通指标13万个、纯电动车指标2万个。普通指标中,个人指标额度占年度指标配额的88%,个人普通指标每月不足1万个。而2万个纯电动车指标中,个人和单位各占年度指标配额的50%。
在可以预见的2014年,北京市场摇号政策收紧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经销商的生存环境无疑将更加艰难。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