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一篇题为“电动车普及过度反成患挪威交通拥堵加重”的报道,它谈到了“当前大多数国家政府都在大力推广电动车,以降低污染和石油资源消耗。但倘若普及过度或者规划不当,则可能适得其反。挪威便是一个典型例子,电动车数量增多带来了交通堵塞等麻烦。”
不太能认同这样的观点,特别是关于电动车因为“交通拥堵反成患”,恰恰是把电动车作为一种万金油来进行理解了,这对于发展电动车来讲也是非常不利的。电动车终究是车辆的一种,它并不能降低交通拥堵,而很多地方都把“降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作为发展电动车的出发点,就显得非常可笑,因为电动车即便是超越了传统车辆成为了市场主流,它仍然会带来交通拥堵,这个解决方案只能依靠相应的城市规划来完成。
新能源汽车出发点在于能源安全及减排
我们现在再次回顾到新能源汽车的出发点,更清晰的应该是能源安全与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之中,最为清晰的一点是能源安全。
随着我们汽车销售以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整个能源领域面临的困境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这让整个国家在能源上的话语权越来越小,这个时候寻找可替代能源成为了重头戏,而能源领域耗能大户便是汽车,通过新能源汽车将对于石油能源的消耗转移至二次能源电能上,是整个发展的基本思路。
当然,电能也可能出现问题,不过,整体来看电能的开发与石油能源相比较,更加具有可控性,这是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最基本的原因。
第二个出发点是解决环境问题,这个问题笔者谈到了多次,能否解决环境问题未必可知,因为它取决于我们使用的二次能源电能的来源是否干净,如果采用的多是核能、风电、水电等能源,这些方面能够降低环境污染,都没有任何问题,如果采用的是煤电,特别是传统那种效率低的煤电,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环境方面的改善?这个话题谈到了多次,不知道现在电能结构方面是否有些改变。
优惠政策退坡是个必然的过程
报道中谈到挪威的电动车推广,谈到了几个优惠政策:免购置税和增值税、免费停车、免费充电、可使用公交专用车道,这些政策让挪威电动车销量在前7月累计达到11,990辆,同时总计有超过32,000辆电动车上路。
这些政策也是笔者多次谈到力推的政策,当然弊病也在这个方面出现,即使电动车数量增多造成了公交专用车道交通堵塞,尤其是在交通高峰时段,带来了额外的社会负担。
不过,笔者认为这个方面不是问题,电动车的利好政策在于孕育和激化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顺应国家的大政方针,然后合理地发展相应的产业,如果相应的市场逐步走向了成熟,这个时候逐步退出,属于理性的行为。
我们国家前段时间,也发布了类似的政策,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谈到2014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下降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