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智能可穿戴概念席卷A股市场 相关产业链分析

智能可穿戴概念席卷A股市场 相关产业链分析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6-09-24 | 浏览:5339
文章顶部
摘要:可穿戴产品刚刚投入市场,尽管产品还不够成熟,但是其能够满足安全和定位等特定的应用需求,还可以提供健康管理,如运动和睡眠等的监控需求,弥补智能手机的不足。因此,可穿戴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智能可穿戴概念席卷A股市场 相关产业链分析

2013年,智能穿戴概念席卷整个A股市场,相关概念股如北京君正、奋达科技等均有较大幅度上涨,相关产业链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目前的可穿戴产品,包括眼镜、手表、手套、服饰以及鞋等。如谷歌眼镜,苹果的IWATCH等。在谷歌眼镜、智能手表等智能终端推出后,一股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席卷了社交、医疗及物流等多个领域。

应用市场、智能终端和可穿戴产品是移动互联网的三个主要入口,前两个细分行业经历了一轮快速增长后,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苹果等各大科技企业开始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可穿戴产品刚刚投入市场,尽管产品还不够成熟,但是其能够满足安全和定位等特定的应用需求,还可以提供健康管理,如运动和睡眠等的监控需求,弥补智能手机的不足。因此,可穿戴产品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

与智能手机类似,可穿戴产品是对消费者的时间碎片进行整理,这种模式已经在智能手机的发展中得到印证,因而可穿戴产品成功率较高。根据Businessinsider预测,目前全球可穿戴市场规模约为30亿~50亿美元,未来两到三年将增长至300亿~500亿美元,并且随着4G和移动终端的普及,2014年可穿戴市场有望迎来爆发性成长。

由于苹果和谷歌在2013年纷纷布局可穿戴产品,谷歌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GoogleGlass,随后,其他的厂商相继试水,可穿戴产品一时成为市场最热门的话题。

目前可穿戴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个行业的生态链还没有形成,且由于产品价格高昂,功能单一,销售并不理想,因此投资者要注意概念炒作后个股的价值回归风险。

可穿戴产品是以智能终端的形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但不同于智能手机,由于其自身的独特属性,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品要求也明显不同。如可穿戴设备小巧、轻薄的特点必然会对电池的续航能力和CPU、无线传输芯片的功耗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大量的用户数据分析和处理也需要云计算和大数据来解决。

根据对可穿戴设备产业链的划分,上游主要是传感器、柔性屏和处理器等元器件,中游是软硬件结合的产品,下游是具体的产品。从目前可穿戴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在整个产业中能够受益的环节主要在上中游,下游产业链内部分上市公司也推出了可穿戴产品,如九安医疗的iHealth系列,奋达科技的智能手表等,但都处于市场开拓阶段。

上游产业链中, MEMS传感器是产业链的核心技术, 目前A股市场上有多家公司涉足MEMS 传感器,如歌尔声学、水晶光电,其中歌尔声学和水晶光电与消费电子结合度较高,可快速切入可穿戴产品。

可穿戴设备作为柔性电子的重要产品,智能型和便携性无疑对柔性材料和技术上要求更高,并且柔性屏的触觉灵敏度关联到人机交互效果,目前在A股上市公司中,仅有丹邦科技量产柔性电路板。

中游产业链上主要涉及语音交互技术,骨感传导耳机和无线通讯模组三个方面,其中由于可穿戴设备的交互界面小,因此未来语音控制和交互技术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语音技术的只有科大讯飞,占有中文语音技术市场60%以上市场份额,是国内语音技术的龙头。

目前智能可穿戴产业链受到了市场资金的广泛关注。不过随着可穿戴行情的深入,市场将更加理性,而与可穿戴联系紧密的个股,将有更大的上涨空间。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