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国内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 落地需时日

国内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 落地需时日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6-09-24 | 浏览:5123
文章顶部
摘要:种种迹象显示,汽车行业正被互联网圈入领地,进入一个新拐点—汽车智能化时代,汽车或将成为“终极移动设备”。

智能汽车

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在美国拉斯 维 加 斯 举 行 的 国 际 消 费 电 子 展(Consum er Electronics Show,以下简称“C E S”)的最大亮点不是手机、电脑,而是汽车。汽车厂商与IT厂商纷纷展示出跨界合作的汽车智能化产品,再加上去年谷歌、苹果等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布局,种种迹象显示,汽车行业正被互联网圈入领地,进入一个新拐点—汽车智能化时代,汽车或将成为“终极移动设备”。

智能汽车成C ES最大亮点

“过去我们在汽车制造上精益求精”,“现在汽车业已经进入了对移动性(Mobility)进行重新定义的时代 。 ” 奥 迪 总 裁 鲁 伯 特-施 耐 德(R upert Stadler)这番演讲为今年的美国CES定下了基调。

事实上,今年的CES已经成为智能汽车秀场,传统汽车厂商纷纷拥抱智能手机和移动计算技术,和IT厂商跨界合作,秀出各种汽车智能化产品。

在今年的C E S上,可穿戴设备开始突入汽车领域。汽车大佬奔驰推出了与其车型互联的Pebble智能手表,在与汽车“配对”后,Pebble就可以接收来自汽车的信息。而奥迪公司则推出了一款基于安卓系统的10.2英寸车载平板电脑。这款专供用户在汽车上使用的设备可通过车内无线网实现与其他乘客间的互动,并为乘车者提供导航、网络浏览、媒体播放等功能。搭载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奥迪A 7的“大脑”则是一款约一本书大小的电脑主板,可通过激光、雷达、摄像机和超声波数据等技术实现无人驾驶功能。

不仅如此,传统的IT企业也纷纷展开汽车领域的跨界合作。C E S上,G oogle宣布“开放汽车联盟”正式上线,其目标是将A ndroid系统的体验带到汽车导航和资讯娱乐系统当中。G oogle将与奥迪、通用、本田、现代等汽车厂商以及芯片制造商N V ID IA进行联盟合作,“给驾驶者带来先锋科技的体验”。用户将可以直接使用搭载了A ndroid系统的智能汽车,内置应用商店可以下载相关汽车应用,或者让自己的A ndroid设备与汽车相连,实现众多功能。

在此之前,苹果在W W D C(苹果电脑全球研发者大会)上也宣布了自家的iO SInT heC ar计划。据悉,这已经吸引了宝马、福特、奔驰等公司的兴趣,包括Ferrari在内的多家汽车厂商在今年或将搭载新版iO S7.1,为汽车增加类似siri、视频播放及地图导航等功能。

众多IT厂商也在着手构建汽车生态系统。高通在本次展会上展出了全球首辆采用高通4G L T E解决方案的汽车。英伟达(N V ID IA )则推出芯片产品T egraK 1,将应用在智能移动终端以及汽车上,N V ID IA称T egraK 1的运算能力足够支持现今的无人驾驶功能。

种种迹象显示,汽车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新拐点,与手机、电脑一样,汽车正在变成一个巨型移动设备。除iO S和A ndroid系统外,芯片厂商、车内无线充电技术、娱乐系统、地图系统、语音系统、运营商甚至汽车与可穿戴的结合,都已成为汽车产业和互联网结合的关键点。

我国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

有业内人士表示,汽车行业正再次迎来革命—智能化、互联网技术发展正在改变汽车产品以及汽车行业的格局,继“iPhone”、“iPad”之后,“iCar”也会成为现实。

专家预计,智能手机技术和车载技术将在今年实现更大程度的融合。有来自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未来12项可能改变生活、企业与全球经济的颠覆性科技中,“自动或半自动导航与驾驶的交通工具”(即无人驾驶汽车)位列第六。麦肯锡预测,无人驾驶汽车到2025年可以产生2000亿至1.9万亿美元的产值。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 .2亿辆,并且每年新车销量约2000万辆。据分析机构易观智库预计,到2015年中国车联网用户的渗透率有望突破10%的临界值,届时,中国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传统企业和IT厂商正在着力在这块潜力巨大的市场布局。据悉,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陷入财务危机后,国内多家汽车公司包括吉利、东风、北汽、万向等都表现出了收购意向并先后派出团队前往美国考察。近日有消息称,李泽楷旗下控股的混合动力技术控股投资公司,也正着手收购菲斯科,并考虑在美国投产菲斯科电动车产品。

从未涉足汽车业的商业大佬为何也千方百计收购菲斯科?有资深汽车专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李泽楷真正看重的是汽车智能化与IT整合,打造新的商业帝国。如今,IT已经超越了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的范畴,软硬件结合是IT业未来的趋势,特别是移动服务。而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加注重智能化技术。

G artner副总裁兼首席汽车分析师T hiloK oslow ski指出:“想要把汽车变成未来最具创新精神、万能、理想的移动设备,先进的计算技术是实现这一切的基础。通过让这些技术具备无线可升级能力,汽车厂商可以改善现有的车载特性,在车辆寿命周期内提供全新的特性。”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