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新品发布会日前已揭开面纱,两个型号的iPhone和智能手表AppleWatch完全符合之前的预期。普通消费者更多是关心多项技术指标和显示、材料方面的升级,但对资本市场而言,苹果在此次新品中释放的关键点在于支付、医疗这两大软件应用领域,另外在硬件的范畴内蓝宝石的应用也引发了业内多重议论。
新的生态系统呼之欲出
4.7英寸的iPhone6及5.5英寸iPhone6 Plus,符合之前业内的预测,因此并未给消费者带来太多惊喜。事实上,从iPhone4S发售以来,供应链一直乐于对苹果新品的剧透,且最终的结果都八九不离十,在上一次发布会中,苹果iPhone5C更是被供应链提前半年剧透。
但这并不妨碍苹果在某些细节上将秘密保持到最后,比如智能手表的命名、以及iPhone6一些细节上的技术参数等仍然是在发布会上才得以揭晓。从iPhone6来看,除了屏幕的尺寸,其他硬件进化程度并不高,仍然搭载A8处理器和800万像素摄像头使得机能进化不再是主题,但仍有媒体透露,机器变得更轻更薄。
对资本市场而言,如今软件的想象力要远大于硬件的想象力,因为近几年随着供应链格局的既定,硬件层面的高毛利时代已经终结,进入到苹果的供应链已经不能再撩拨二级市场的神经。而在本次iPhone6中,机器搭载两大应用仍然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分别是医疗和移动支付,想象力的发散半径,来自于苹果过往超强的销售量和在行业内的龙头地位。
以移动支付为例,尽管概念已经被业内广泛认可,但目前的应用仍然不能令市场满意,有一个原因即是缺乏硬件层面的推动,市场对苹果早日搭载NFC支付系统已经期待多日,而在iPhone6中这一功能得以实现。分析人士认为,iPhone6在业内的地位使其拥有独一无二的号召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有消息表示,明年年初中国银联有望和苹果达成合作。
而苹果新品另一个软件层面的应用——医疗,主要的落点在AppleWatch之中,这也是之前推出的各个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卖点之一,苹果也不能例外。AppleWatch搭建了血压、血糖、血浓度三个传感器,这是目前被广泛适用的几个应用领域,但苹果在此次发布会上没有演示这几个应用。安信证券分析师赵晓光在研报中认为,这与苹果在该款产品上市前保护隐私有关。随着苹果在新品中对其领域的切入,有望使得其在行业和下游中迅速普及。
蓝宝石并非真低于预期
在苹果发布会之后,其蓝宝石正牌供应商GTAT股价下跌20%左右,引发了A股连锁反应,9月10日收盘,苹果概念股领跌A股,环旭电子、水晶光电均跌逾4%,亿晶光电、西南药业、天通股份跌幅分别超过5%、6%、7%,特别是蓝宝石概念股新亚制程跌幅达9.65%。
这主要是业内普遍认为此次新品中蓝宝石的应用低于业内预期。业内之前猜测,5.5英寸的iPhone6和智能手表有望采用蓝宝石,但实际的情况是,两款iPhone6均没有采用蓝宝石,虽然AppleWatch采用了蓝宝石,但市场对此选择了用脚投票。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多少含有不理性成分,主要原因仍是之前蓝宝石概念股的大幅上扬,以及A股频繁出现的蓝宝石企业借壳、并购事件催生了短暂性的泡沫。事实上,供应链在苹果新品发布会前基本已经达成一致,即今年iPhone6中使用蓝宝石的可能性基本为零。Ledinside研究总监储于超表示,这从两个方面可以得到佐证,第一是在三季度蓝宝石的报价处于小幅下降,若iPhone6真的采用蓝宝石,其价格会因为供应偏紧出现上涨;第二是产业环境不允许,目前用激光等设备切割打孔蓝宝石尚且可以,但要进行大尺寸蓝宝石的深加工则需要CNC工艺,目前业内采用CNC加工蓝宝石的成本相当高,且蓝宝石自身的报价为普通盖板玻璃的30倍左右,所以当前iPhone6并没有大规模使用蓝宝石的产业条件。
同时,储于超也表示,供应链认为在明年iPhone6的5.5英寸中会发售搭载蓝宝石版本的手机,但这样的做法在业内并非是先例。8月25日华为就推出了搭载蓝宝石的P7,而初版发售的P7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大猩猩盖板玻璃。
一位国内蓝宝石公司人员向记者表示,苹果从最早在摄像头中用到蓝宝石、再到home按键、再到AppleWatch的整个表面,苹果对蓝宝石的应用可以说是亦步亦趋十分稳健,而业内目前对蓝宝石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看得非常清楚,明年将是蓝宝石产能释放和下游启动的集中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