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是近年来频繁见诸媒体和报端的热词。它之所以被广泛关注,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对于智能设备的未来始终存有美好的希冀,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诸多的不确定性:Apple、Google等巨头纷纷布局,加大对这一领域的投资;Qualcomm、Samsung、Epson、Sony等老牌公司也相继发力,抢先推出新品,力图通过抢跑这一新兴市场扭转颓势;资本纷纷涌入,如英特尔拟买入Basis Science打造可穿戴医疗,SoftBank领投可穿戴设备技术公司Fitbit等等,但是面对小的创业团队,投资者们则大多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与此同时,国内的一些创业公司满腔热血,却不得不面对资金链断裂导致的费用和进度失控、跳票、用户投诉、售后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创业之路上危机四伏。
可穿戴设备有没有“前途”,可穿戴设备创业有没有“钱途”,这个被光环笼罩的领域是创业公司的掘金点,还是滑铁卢?
可穿戴市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好
随着2013年硅谷公司Pebble在美国市场大受热捧,国外各研究机构纷纷给出预测,如:市场调研机构ABI Research报告称,可穿戴设备市场在接下来5年将创造5亿台销量;瑞士信贷发表报告预测称,在苹果和Google拉动下,未来两三年,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亿-50亿美元增长至300亿-500亿美元。在媒体和咨询公司的双重鼓吹下,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投身这一领域。
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已经发布产品的公司,销量究竟如何?
2013年Pebble 首先公开了销量数据27.5万台,之后再没有公开的销量数据;占领高端户外运动市场的RIBX智能腕表不出意料地只卖出了1万余部;而号称有全球市场号召力的三星Gear更有戏剧性,他们在2013年11月中旬曾透露已经销售Gear智能手表80万台,而韩国媒体爆出,Gear自2013年9月25日推出以来,实际累计销量不到5万部,日销量只有800至900部,而与Gear同步发售的三星GALAXY Note3,在上市首月销量就达到500万部。
除了产品自身的问题需要解决,更多的原因可能还是这个市场和用户需要进一步培育。那些急需市场认可,将投入转化为收入的创业公司们,入场需谨慎了。
首批可穿戴设备,目标用户应该是“高富帅”而不是“屌丝”
可穿戴设备毕竟属于一项创新性产品,它不是必需品而是可替代品。当下阶段,可穿戴设备应该是少部分人“享受”科技的手段。也就是说,可穿戴设备这种革新性产品在这个阶段,去盯着大众人群,貌似为时尚早。
Pebble最早的塑料版因为质感差、不上档次而备受诟病,因此在2014的CES上推出249美金的金属版;三星Gear跟Pebble相比却给人一种高质量的感觉,从一代到目前的二代产品,定价保持在299美金;而从设计之初就宣布采用钛和碳化钛材料,定位精英人群的RIBX腕表,由于生产工艺的成本使得价格高达799美金。从成本价格与相应产品定位来看,试想一下,一款定价在200美金以下,搭载着安卓优化系统的产品,它的实力是否足以支撑后续功能的研发,从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华强北”的企业,优势在于供应链成熟,能够迅速将点子产品化,但同时也有弱点:研发能力不足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只能拼价格。如果智能设备仅仅是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领域,它很可能是被硬推着上战场,但实际根本没有机会。而从高端人群入手,找准需求上的痛点,之后带动主流消费人群的跟进,也许才是生机所在。这对一个初创公司来讲,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