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手握住苹果,另一只手抓牢小米,在大佬云集的A股市场,九安医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血压表生厂商,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蹿红。
九安医疗日前宣布,旗下智能健康品牌iHealth将获得小米2500万美元的投资。按照双方协议,九安医疗拟通过股权架构调整及人员业务剥离等方式,将iHealth相关全球业务调整至拟新设的独立实体(拟定名为iHealth Inc)之下。小米将与iHealth在用户体验、小米电商和云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打造移动健康云平台。
九安医疗证券事务代表齐竞烨对《投资时报》记者表示,“小米参股(20%)后会参与产品外观设计。9月25号将开始推出专门为红米定制的ihealth智能云血压计。”
“年轻人十一回家买红米和血压计送给父母,之后子女可以通过云端远程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齐竞烨进一步解释双方合作背后的商业逻辑,“红米手机屏幕大,适合老年人使用;儿女如果发现父母血压高,可以再进一步购买相关服务。”受此消息影响,大量游资疯狂入场抢筹,九安医疗股价顺势暴涨。按照乐观的判断,公司此前有过与苹果合作的经验,能够获得雷军这个互联网偶像级领袖的青睐,在小米高人一筹的营销手腕的推动下,九安医疗在移动互联领域具备很大潜力。
此外,宝莱特、乐普医疗、三诺生物、中京电子等A股挂牌公司,先后宣布进军可穿戴医疗市场,相关股票屡屡成为场内热钱狙击的品种。然而,机构投资者的态度却冷静得多,9月22日九安医疗第二个涨停后,两大机构联手抛货超过1.2亿元。
一冷一热之间,以九安医疗为代表的众多可穿戴概念股票,究竟“钱”景几何?
机构抛售 弦外有音
日前,苹果宣布发布HealthKit移动医疗应用平台,几乎同一时刻,谷歌吹风,将推出一款内含测量眼泪中血糖水平传感器的隐形眼镜。两大互联网巨头的目标同时锁定在可穿戴医疗市场。
国内的众多互联网大佬也丝毫不落下风。7月,iHealth、华为荣耀、乐心(Lifesense)和咕咚(Codoon)四家运行微信应用的制造商,开始发售其微信版智能手环。小米闪电宣布“手环”战略,同时与九安医疗联手打造健康云平台。
实际上,九安医疗主营产品为血压计、血糖测试仪,大量产品出口海外。同时,公司具有与苹果合作的经验,将血压记录数据引入iPhone分析平台,虽然概念前卫,但该产品的市场表现确实差强人意。2013年年报显示,传统的血压计产品占到了九安医疗总收入的70%。
成功结盟小米,雷军又能否把互联网基因成功植入九安医疗这家老牌医疗器械厂商呢?
上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经理表示,“目前来看,小米参股iHealth Inc的股权比例仅为20%,市场认为持股过低。雷军的投资更像是一个战略性行为,小米在手机领域的成功更多的是基于营销策略,移动穿戴领域需要更高的技术要求和数据处理要求,很难期待二者能碰撞出深层次火花。”
北京华博信国际咨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周涛分析认为,“九安小米版产品与苹果版产品差别不大,运作模式上也基本接近,只是把血压数据从导入APP平台,变成小米的安卓系统。”
对于这款产品的价格以及销量预期,九安方面表示并没有明确数字,“销量没有明确预期,做好产品,打开市场是重点。”
从以往业务构成上看,血压计产品与血糖系列产品一起占到了九安医疗业务构成的80%。去年电子血压计总营收为2.9亿元,其中与苹果对接的iHealth主要销往境外,总量约为1000万美元,销量并不能令人满意。产品毛利率虽然达到30%,但推广成本比较高,九安医疗近几年的业绩始终在微利和亏损的临界点徘徊。
“红米+血压计”的新产品目前还没有上市,各种评测已经出现在各大论坛、网站。虽然新产品在技术上没有太大突破,但在营销模式上已经有了明显的小米影子。小米高人一筹的营销手腕能否对产品带来实质拉动,还有待观察。
齐竞烨强调,“小米不限制我们跟其他平台合作。我们跟苹果、腾讯这些企业合作没有任何限制,但小米在这个方向上,两年之内只能跟我们合作。”
周涛分析认为,“虽然小米的营销手段有可能带动产品销量提升,互联网营销这种相对低成本的营销行为,在中老年产品市场是否同样适用,值得怀疑。如果进行大力度的广告营销,势必增加运营成本,其他企业的加入也会降低产品的毛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