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新出现的产业,所走过的道路,必然是从无序到逐步有序,从无信无德到品牌诚信,任何市场都要经历这样的阵痛
移动电源作为电子产品的一个新品类、电池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它如今虽然已经拥有了上百亿的市场规模,但在市场监管不力、行业没有标准可执行的现状下,这个市场也如改革开放初期的温州制鞋业和白沟箱包业一样,假货泛滥成灾,用废旧回收电芯生产产品的作坊企业,作为搅局者在不断危害行业的成长。
市场将何去何从?如何能够用品牌、品质、品行、品德来赢得市场?4月26日,在深圳召开的由中国电池网主办的“首届(2013-2014)中国移动电源行业年度品牌颁奖论坛”上,中国乃至世界的移动电源强势品牌品胜、宝格石、爱国者、倍斯特、品能、电小二、飞毛腿、美国Mophie等近百家产业链企业共同聚首,一同探讨行业未来,见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中国电池网-中国电池杂志资料图片
乱世的江湖
移动电源变成炸弹的事件屡见不鲜,时有耳闻。
2013年6月2日,在一趟新疆乌鲁木齐至北京的航班上,客舱行李厢内有烟雾冒出,后经核查是一名旅客行李中的锂电池移动电源在冒烟。
2013年6月23日,北京地铁内一位女乘客随身携带的移动电源发生自燃。
2013年7月6日,江苏南京一位市民在商场购物时,包里移动电源突然自燃,火苗蹿出1米多高;
7月24日,湖北武汉一名网友的移动电源发生爆炸。
7月29日,在一趟杭州至深圳的航班上,一名旅客因使用锂电池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导致移动电源爆裂,后经机组人员紧急处置,扑灭了明火。
2013年11月4日,北京市民毛女士肩包内的移动电源突然自燃;
11月12日,厦门吕先生将刚充满电的华美A9移动电源放进包内,上完一个厕所回来,听见“砰砰”几声闷响,他在京东商城上购买华美移动电源被烧得发红,底部烧出一个大洞;
……
移动电源作为一个处于快速增长且每年都有大量企业进入的新产业,近年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带动下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状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移动电源的生产商超过5000 家,但是大部分为小微型企业,具备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不到50 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已超过100 亿元,2013 年,中国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达到105 亿元,同比增长81.03%。回顾过去三年移动电源的市场规模增长情况,基本保持在了70%左右的年均增速。企业就是看到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购买力市场,才扎堆进入这个行业的。这也是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必然所在。业内人士认为,移动电源市场正处在一个“乱世的江湖”。
移动电源圈内人士自己透露,“这个行业不需要任何门槛。不管你以前做没有做过IT、电池产品,懂不懂IT、电池,都可以进入,谁都能自己组装移动电源,自己没有厂,还可以贴牌嘛。只是进来早晚的时间问题而已。”这就是目前移动电源的市场的现象,混乱。
移动电源最常见质量问题有下面几种:
容量虚标:虚标就是厂商所标称的容量值要高于移动电源内部所使用的电芯实际容量。例如实际不到10000mAh也标称达到了。因为标高容量,对消费者很有吸引力。但消费者会明显感觉到,这些不良移动电源仅充几次电就力不从心了,而且越到后期电量越供应不济,电池衰减严重。
冒充进口电芯:不良厂商在电芯上大做文章,这有点像山寨手机一样,材料上以次充好。这样做不但安全性能大大降低,加大了电源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而且损害了移动电源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声誉。
循环使用寿命不到100次:更令人气愤的是,一些移动电源宣称循环使用寿命能达到500次以上,而实际上,使用100次之后,就开始“阳痿”,显得力不从心。
“7天退换货”只是摆设:有很多人在购买移动电源遇到质量问题,但是很少有人去找商家退换,更谈不上“7天无理由退换货”了。因为大家知道就算去找到商家,也不一定给退换,说不定还惹出别的麻烦。
山寨、劣质产品大量充斥市场,使消费者在购买移动电源时面临选择困难,甚至带来的经济利益及身心的损失。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