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高级副总裁Eddy Cue在6月的WWDC(苹果全球研发者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时曾开门见山地问道:“如果将iOS系统置于车载屏幕上,你怎么看?”
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众所周知,汽车是工业之王,代表了工业产品设计和制作的最高水平。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延伸,其对传统产业正不断渗透,从苹果通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对车载系统的整合,到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再到特斯拉汽车的全智能控制界面,无论改变来自内部或外部,科技元素正深入骨髓地改造着汽车,使得汽车变得越来越智能。
延续去年在WWDC上发布的Siri Eye Free,苹果在今年发布了iOS in the Car 的软件服务,这是苹果再一次进军车载系统的尝试。苹果内部对“iOS in the Car”极为重视,现任CEO 蒂姆.库克曾表示,其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App Store、iTunes等产品。这样的坚持与重视源自于苹果教父乔布斯。有报道称,苹果董事会成员Mickey Drexler 曾在一次座谈会中提及,“设计一款iCar是乔布斯未完成的梦想”。
门派纷立
若想从系统的车载系统和应用中分一杯羹,苹果的竞争对手可不少。
因乔布斯的遗愿而呼声超高的苹果iCar,绝对不是说说玩儿的,未来科技巨头们成立智能汽车部门也并非不可能。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从智能车载系统或应用开始打造智能汽车是不错的选择。现实中,智能车载系统与应用也已成为众科技巨头所争抢的红海。
苹果的“iOS in the car”或许还是个小打小闹的产品,近期苹果公布了一款在2011年申请的专利,专利内容直指汽车中控面板,似为iCar量身打造的“iOS车载系统”。根据资料显示,苹果的这项专利包括控制排挡杆头、座椅滑动器、触屏控制系统,并赋予这些部件新的功能,包括打开App、查看信息、控制雨刮器等,并且触控屏幕将具备触觉反馈特性,驾驶者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专心开车,不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屏幕上。
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最大竞争对手三星也悄悄地加入了智能车载应用的战役。虽然三星关于车载系统与应用方面发布的信息不多,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汽车厂商角度了解到,三星正打算用S-Vocie Drive语音系统来对抗苹果的Siri——6月,宝马宣布,Siri和S-Voice都将在2014年成为宝马标配。
而微软则早已在2007年就于福特开始了车载系统SYNC的合作,近年来在持续更新中。据微软大中华区汽车与物联网首席架构师王强介绍,微软涉足车载系统已到15年,全球98%的导航设备都是基于微软的Windows CE系统。微软已先发制人,也自然没有放弃深耕,有了Windows CE的基础做智能终端的延伸应该更容易,据说今年年底微软将推出更新版本的“Windows Connect Car”,从名字来看似乎颇有想象空间。
除此之外,黑莓也已靠它收购的 QNX 系统占据了先机,据Telematics Update的数据,QNX 已经占领了世界上信息娱乐导航系统 60% 的市场份额。另外,诸如HTC、索尼等也参与了这场争夺战,不过只是推出了简单的车载应用。
可见,科技企业们参与智能汽车争夺战的方法各异,深浅不同,有系统层面的嵌入,也有应用层面的整合。目前,大多科技厂商仍处于应用整合阶段,但苹果应该志不在此。但若想从系统的嵌入式车载系统中分一杯羹,苹果的竞争对手可不少。
投入谁的怀抱
面对众多虎视眈眈的科技公司,汽车厂商为难了:是合作还是自立?
未来,车载系统的争夺战或许将在微软、黑莓、苹果以及谷歌之间展开,Windows、QNX、iOS或者Android谁会成为车载系统的赢家,还有待时间的考验。只不过,能让大众消费者兴奋的则是如iOS、Android等广泛使用的智能手机系统。根据IDG发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分析报告,排在最前面的是谷歌和苹果,旗下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总共占据了92.3%的市场份额,微软和黑莓分别只有3.2%和2.9%。
事实上,谷歌携Android已发起了对车载系统主机的攻势。谷歌已在自动驾驶汽车积累了多年研发经验,而起亚、萨伯和雷诺等厂商也已开始将 Android系统融入他们的汽车产品中。此外,奥迪、奔驰已开始在各自的导航系统中整合谷歌地图、街景等应用。
对苹果来说,其特立独行不拘一格的企业个性可能会成为进军汽车市场的一大阻碍。据报道,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HS高级分析师安娜.布特纳(Anna Buettner)认为,一旦苹果研发出一款汽车专用操作系统,他们也就必须开始遵守某些OEM的市场规则。不过,如同布特纳所言,苹果从来不是一家愿意墨守成规的公司。
不仅如此,在汽车制造业,苹果还有另外一个更现实的问题必须面对,那就是汽车巨头们慵懒缓慢的创新步伐。通常,一款新车从 研发到上市,需要历时3到5年。正因此,汽车制造商反过来也对苹果心存疑虑。因为,后者的产品周期不仅越来越短,还可能突然更新技术标准,新一代iPhone和iPad采用的闪电接口就是例证。
据美国硅谷咨询公司Creative Strategies分析师本.巴加林(Ben Bajarin)猜测,对此苹果可能采取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同的策略,事先与汽车制造商沟通,告知下一代产品的相关技术细节。巴加林说:“本质上,苹果必须让汽车业接纳他们打算使用的标准。”
但是市场上的标准不止苹果一家,汽车厂商们到底该接纳谁的标准?面对众多对车载系统与应用虎视眈眈的科技公司,汽车厂商也为难了。对于某些厂商来说,投入谁的怀抱似乎都不如靠自己,等待科技厂商来瓜分智能车载系统与应用的市场,还不如自己掌握主动权。于是,自主开发车载系统或智能车载应用成为了很多汽车厂商正在做的事。
大众在今年的上海汽车展上发布了iBeetle(甲壳虫系列),对苹果iPhone进行了深度集成,在中控面板上安装了iPhone扩展槽口。只要将iPhone插入或无线连接,就能轻松掌控汽车导航及音响系统。大众专门为此专门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极大地扩展了iPhone的功能。这款应用能显示冷却液温度、机油油位等各类汽车信息;能比较不同路线的行驶时间和里程;还能同步和播放Spotify或iTunes中的歌曲。当然,电话也能通过甲壳虫的音箱实现免提功能。
比亚迪的“云服务”也是其中之一。云服务号称共有14项功能,可通过手机、PC、车载终端三个平台操作。比亚迪分别针对安卓手机和苹果手机开发了软件应用,手机“云服务”可通过3G手机信号全面掌控座驾,功能涵盖车主的日常用车需求,比如路径规划、天气查询、采集附近路况信息等。
除此之外,云服务还有一些更为有趣实用的功能,比如当你出差在外,家人要用车,而钥匙又被你随身携带,这时候你可以用手机端登陆比亚迪的云服务,通过密码验证后即可进行上锁、解锁操作,还能实现远程启动车辆。当汽车被不法分子盗走后,通过云服务能轻松定位车辆位置,然后远程更改启动密码,让不法分子无法进入也无法启动汽车(当然,这是在汽车静止状态下,否则会危害道路交通安全)。当你在办公室开会,会议大概还有几分钟就要结束时,你可以通过手机远程启动车内空调,提前为车内降温,这样你就能直接进入一个凉爽的空间。而比亚迪的工程师还充分发挥了想象力,让那些不愿意走一小段暴晒或暴雨的“懒鬼”通过遥控器遥控汽车,让它乖乖“开”到你脚边。
事实上,无论汽车厂商采取合作或是自立的态度,未来的智能汽车之战将不仅仅属于汽车厂商,还属于科技公司。而通过汽车厂商与科技巨头们的努力,智能汽车将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