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苹果公司公布了2014财年第四财季财报。财报显示,苹果第四财季营收为421.23亿美元,去年同期为374.72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为84.67亿美元,去年同期为75.12美元,同比增长13%。合摊薄后每股收益1.42美元,去年同期为1.18美元,同比增长20%。
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苹果表示,从2015财年第一季度开始,公司将采用新的财务报告方式。其中,未来将上市销售的AppleWatch将与iPod、AppleTV和其他配件一起,发布一个总体业绩数据,而不是分别发布。
苹果较高的毛利率与净利率让投资者感到惊喜,其股票在纳斯达克证券市场常规交易中上涨2.09美元,涨幅为2.14%,报收于99.76美元。在盘后交易中,苹果股票又上涨了1.14%。
苹果的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仔细研究后不难发现,公司在利润增长的光环下,同样隐藏着危机。
首先,相比于苹果在欧美地区销售的大幅增长,其在亚太地区和中国市场却出现了增长乏力的态势。财报显示,其美洲部门营收为162.47亿美元,环比增长11%,同比增长17%;欧洲部门营收为95.35亿美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19%。而苹果在大中华区和亚太其他地区,表现却远没有在欧洲地区那么亮眼,一些数据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今年四季度,苹果在大中华区的营收为57.78亿美元,环比下滑3%,同比仅增长1%;与此同时,苹果在亚太其他地区营收为19.23亿美元,环比下滑11%,同比下滑3%。
中国市场历来是苹果最关心的核心市场之一,但在最新的财报中,苹果首次出现了在大中华区业务下滑的表现。在诺基亚、摩托罗拉被收购,索尼、HTC陷入困顿,三星业绩下滑之后,强大的苹果在中国市场也遇到了挑战。
苹果CEO蒂姆·库克在电话会议中表示,本季度大中华区iPhone销量同比增长32%,但因苹果在中国所售iPhone运营商补贴仅为20%,对该地区销售造成影响。另有分析认为,尽管苹果目前已经推出了公司史上最大屏幕的手机iPhone6和iPhone6plus,但中国消费者的换机大潮在2013年已经开启,三星、华为、小米、联想等手机制造厂商都推出了自己的大屏手机,苹果显然是“赶了晚集”。一个明显例子是,在苹果遭遇增长乏力的同期,以小米、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公司均有大幅增长。小米方面称,第三季度的出货量比上季度增长20%。
在易观国际分析师徐昊看来,苹果在亚太和中国市场的失利,与苹果新品发布会有一定关系。苹果的新品发布早有预告,且是在9月底发布,iphone6未发布前iphone5并不会降价销售,因此制约了中国大陆消费者的购买力。此外,首批iphone开卖的国家或地区中不包含中国,也使得国内购买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
除了中国市场的表现,在苹果第四财季财报中,iPad的下滑也让人不安。在今年第一财季之后,iPad的季度出货量不但同比出现下滑,季度环比数据也不断下跌,毫无反弹趋势。而iPad占苹果营收12.62%,假如这一块业务出现问题,对苹果影响甚大。
“iPad销量下滑,首先一点是其产品的创新率比较低。对于用户而言,平板的需求虽然存在,但是没有显著优势吸引消费者,那么,使得换机率受到影响。”徐昊向记者表示。据悉,市场调研公司CIRP调查显示,iPad的更新周期更像Mac,Mac用户倾向于2-4年更换新产品,或者更加糟糕,有可能像电视机那样,5到10年才能更换新品。
在此基础上,iPhone的尺寸与iPadmini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iPadmini作为补充手机屏幕短板的作用,正在减弱。
“最新iPad基本上到了生命周期的末端,而且受使用场景限制,想要重新拉动消费者对于iPad的依赖,仍然要从消费者的需求入手。”徐昊称,“如果让iPad更好的适合工作和学习场景,预计会带来一定的提振作用,而这要从iPad的系统改革入手,纯娱乐性质的产品难以保持长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