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来源是什么,与汽车有多大关系?
技术上,“源解析”是回答来源问题的关键。污染物进入大气后就开始扩散,所以你不可能像污水处理一样,在污染发生后再集中治理。因此,不论从管理角度还是研究角度,来源控制一直是关键。节能减排就是针对来源的一个举措。
就北京而言,独立的“源解析”工作显示:燃煤、机动车排放、工业生产是多次雾霾事件的背后元凶。说白了,就是生物质能源燃烧。京津唐乃至华北五省的能源消耗,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可观的。在一个世界大烟囱周围,污染物扩散或沉降不及时,自然导致雾霾。什么?停工?扔掉你的充电设备一两天试试。用清洁能源?也就核能可以满足对电力的稳定需求,但也有热污染等问题,更不要说各类NGO和当地民众的阻挠了。
既然享受现代社会技术进步的成果,就不要对环境问题有太多怨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西方发达国家也经历了一个“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缩短这个交换期。
具体而言,燃煤是因为要发电,目前煤电有竞争优势,所以市场不会主动抛弃煤电。加之,出于对一些煤矿企业的保护,一些劣质煤流通于市场,而价格甚至高于进口优质煤。因此,无论质还是量,这个来源对雾霾的贡献是居功甚伟的。
机动车尾气污染,则主要源自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以柴静举的东京人出行方式为例,更精确的数字显示:这个同样是地球上最拥挤的城市,轨道交通占到了78%,而北京是24%。余下的比例是地面交通,无论公交、出租车、私家车都会增加排放。而轨道交通不会有尾气。东京地铁一年运量在140亿人次左右,而北京只有25亿人次。不是老百姓不愿意坐地铁,是相对而言地铁太少了,其拥挤程度已经达到了让人丧失尊严的地步。
另外,东京一都三县范围内一共有1500万辆机动车,是北京的三倍。但拥挤程度并不见得比北京严重多少,而空气却要好很多。当然东京发展成那个样子从明治维新开始用了100年,希望北京们在有了参照物的情况下,尽可能缩短这个学习曲线。
可惜,治堵的板子似乎只打在了消费者身上:私家车限号与摇号。即便如此,也挡不住天天堵车。感冒药治不好癌症。要知道PM2.5一个重要来源是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不堵车20分钟到家,堵车40分钟,这是一个典型的双输,你浪费了时间,城市PM2.5增加了来源,所以城市规划要为雾霾负相当责任。
此外,油品也很关键,北京的PM2.5很大程度上来自商用柴油车,而不是私家车。商用柴油车白天限行,只能晚上跑。而具有中国特色的柴油品质, 除了让柴油车背上恶名外,还直接恶化了尾气排放。结果一大清早伴随逆温与早高峰,浑浑噩噩的一天就开始了,这里只是一个演绎,后面会详细解释一次雾霾的形成。
再看工业,北京很早就开始把重工业外迁到郊区,但实际上治标不治本,因为北京的污染来源可不只北京,河南、河北、山东都可能是来源,这个尺度上你去迁移工厂就是个很复杂的政治问题了。(知乎作者于淼,大气学博士)
雾霾形成机理与汽车有何关系?
从过去北京的几次雾霾事件考虑,科学家给出的初步结论是,雾霾来源于北京郊区燃煤工业的污染物输送,这是诱因;形成雾霾后,燃煤工业源的比例就迅速下降,PM2.5的主要贡献让位于机动车,长期雾霾延续的动因就是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