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南方电网发布消息称,完成“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计划到2020年,公司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体投资规模超30亿元,将建成集中式充电站674座,公共分散式充电桩2.5万个。
这是继国家电网发布2016年充电桩招标规模达50亿元计划后,国有资本近期第二次表态提速布局充电网络。不过,南方电网无论在规模,还是所辖区域,都远小于国网,充电设施建设上也较为谨慎。
两年前,充电站建设还被认为是类似于加油站一样的垄断资源,被包括电网在内的多方争抢。但放开后,电网已经很难在市场上占有绝对优势。目前,相对于社会资本,“国家队”无论在投入计划,还是布局的积极性、运营模式探索等方面,都已经全面落后。
“我们计划投入110亿元建设电动车充电站和相关项目。目前探索出来的商业模式,以及行业发展状况,远远超出了我们此前的预期。”充电站社会资本建设、运营公司富电科技董事长庞雷5月28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
庞雷此前预计,充电站要盈利至少5-7年,运营一年多后,他将这个时间调整为3-4年,比原来的预想快了一倍。
电网启动新一轮投资潮
电网带着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意志,最早进入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充电站被认为是未来的加油站,有巨大的利润前景。最初,电力公司垄断了充电设施建设,社会资本不允许进入。
但因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少,投资时间长,电网并没有全力投入,很多计划都停留在图纸上。这种状况反过来,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推广。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的充电站建设数量、营运状况、技术解决程度等都不理想。
据南方电网数据,南方五省区已建设充换电站13座、体验中心1座、直流充电机90台、交流充电桩2963台,累计充换电353万车次,充换电电量9804万千瓦时。直流快充电桩很少。
2014年国家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充电设施建设领域。“国家队”建设充电站的区域被确定为主要在城际之间,而社会资本主要集中在城市市内。城际高速公路上建设,拿地等更方便,但市内车流、人流更集中,是主要消费区,盈利更容易。
这种错位发展,事实上也确立了“国家队”不和社会资本抢饭吃的主体格局。国有资本建设充电站不积极,主要是盈利推动力不强,业务本身也非公司发展的必须。目前建设充电站,都处于长期布局,抢占地理区域跑马圈地阶段。
不过,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大,重新将国有资本拉回来。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4月新能源汽车生产31266辆,销售31772辆,同比分别增长178.3%和190.6%,前4个月累计产销量均超过9万辆,同比增长130%左右。
以这个速度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前景更加乐观。3月底,国家电网启动2016年充电设施项目招标显示,今年的招标金额约50亿元,远高于往年。
根据相关数据,到2020年,南方电网所辖南方五省区全社会电动汽车保有量预计为80万辆,要满足这些电动汽车充电,需建设集中式充电站2654座,分散式充电桩72万个。
不过,5月24日,南方电网发布的《南方电网公司“十三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将建成集中式充电站674座,公共分散式充电桩2.5万个,广州和深圳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并同步加快网省两级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平台的建设。
实际上,南方电网将大部分充电设施建设任务交给了社会资本。在“十三五”期内,南方电网建成的集中式充电站只能满足需求的25%,分散式充电桩则只达到需求的3%。
民资探索多维模式
作为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的主力,国家电网早在2014年就已经建成了充换电站400余座和近两万个充电桩。按照规划到2015年要建成2351座充电站,22万个充电桩。到2020年,充电站的建设目标高达10000座。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