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周期长、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不愿承担创新风险都是技术转化过程中的空白区,这个高校院所和生产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就被形象地称为技术转化的“达尔文死海”。通过促进科研院所资源下沉、从供给侧角度进行研发提高转化效率,德州探索出破解技术转化“达尔文死海”的有效路径。
看好德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两年前,做工程装备的张帅来到德州,成立了德耀新能源装备公司,专门为宝雅新能源汽车公司生产整体车架。2015年,随着宝雅与北汽签约生产高速电动车,德耀新能源装备公司又找到了新商机。
德耀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帅说:“高速汽车这块儿,我知道宝雅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用的高强钢。高强钢主要是成型比较困难,而且对成型以后反弹比较难控制。对于企业来说,如果想做这个技术,然后反复试验,反复论证。第一没有这个资金,也没有这个时间。现在国汽研究院有这个技术,我直接找到它。”
同样看好德州新能源汽车发展基础的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今年1月份,在德州设立了国内首家研究分院。院所下沉的一对一帮扶,在短时间内帮助德耀新能源解决了技术难题,也促进了宝雅高速电动车轻量化制造的快速达产。
国汽(北京)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院长林逸表示:“德州是汽车复合材料产业聚集区,在全国也很有名气。我们是一个汽车技术服务型公司,我们背后有很多大股东。我们股东有8个汽车主机厂,汽车产量占全国的80%,我们的股东还有4个钢厂,汽车钢的产量也是占全国的80%,我们会把股东雄厚的实力,特别是在技术上,做一些转移。”
同样促进科研院所资源下沉的还有山东大学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短短两年时间,他们将中试成果放大、促进批量生产,其自主研发的防弹系列产品、电力复合材料导线、油田抽油杆等项目正在德州陆续建厂,一个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即将崛起。
科研院所主动下沉科技资源,带来了产学研快速转换的福音;企业则从供给侧角度对产品进行改良,主动加强与高校院所间的沟通合作。
阳极是生产电解铝的核心材料,市面上生产一吨电解铝阳极的净消耗在420千克左右,而使用索通生产的阳极,净消耗仅为403千克,同时每100吨阳极产品还可减少CO2排放9吨。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高守磊说:“我们公司主要面向国际一流的电解铝生产厂家,如力拓,迪拜等高端客户,他们对阳极的指标要求严格,二氧化碳反应性,空气反应性等两级消耗的指标非常重视,因此,根据客户要求,结合我们自己研发实力,我们公司与北科大科研院校一起联合攻关,来满足这些高端用户的要求。”
目前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申报的新一代铝用阳极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入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公司产品也连续8年位居全国炭素行业出口创汇第一。
索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守俊说:科研院所的优势就是他们对整个宏观的信息的了解,掌握的信息比较全,我们和用户需求结合密切,带着这些要求,我们和科研院所一起按照需求,怎么减少消耗,怎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找科研院所做一些针对性的研发。”
不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今年,德州市技术创新工作实现良好开局。其中,涉及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47个项目入选2016年山东省第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项目研发经费总投资达3.11亿元,项目产业化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43.64亿元,实现年利税7.17亿元。项目技术水平均达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13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以上水平,占比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