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齐锂业全景
5月6日下午,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卫平走进会议室,接受记者采访。和往常一样,只要不出差,他每天九点半来到办公室,下午六点左右回家。在采访结束时,记者按照《中国有色金属》杂志人物专访的要求,要给他拍照,他说:“最好不要拍照,请给我留一点自由的生活空间。”一惯低调的蒋卫平很少在媒体露面,至今,在网络上很难搜索到他的照片。
“天齐的今天,是努力+机遇。”
蒋卫平认为,世间成功之事,离不开两个条件,一是努力,二是机遇。
天齐锂业是国内最早研发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企业之一,而时光倒退到二十年前,那时锂是什么东西、用在哪里,蒋卫平根本不知道。看似不经意间入行,摸爬滚打二十年,成就了今天的一番事业。
二十多年前,偶然机会下蒋卫平涉足了锂矿行业,但他当时对锂矿及锂材料并不了解。彼时,锂矿还没有在新能源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在欧美市场更多用于陶瓷玻璃行业,国内市场尚未开拓。当第一批锂矿到货之后,蒋卫平把推销目标放在陶瓷玻璃产业上,一点一点开始涉入。之后几年,随着锂产业的逐渐复苏,他开始向国内锂材料生产商供应锂矿。
目前,天齐锂业其中一个生产基地在四川射洪,拥有年产10500吨的碳酸锂生产能力,而这个基地归于天齐锂业旗下,还有一段历史渊源。
射洪工厂始建时,是一家县属国企,由于国内锂矿品位限制等诸多因素,生产一直不稳定,成本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不达标。工厂负责人找到蒋卫平,希望通过他进口澳洲的矿石。1997年开始,射洪工厂便使用澳矿至今。后来,该厂由于市场、管理、体制等各种原因,投产之时就是亏损开始,经营一度陷入困境,濒临破产。2004年,射洪县政府和天齐集团通过竞争性谈判,最后决定由天齐集团整体并购了这家工厂。收购之后,蒋卫平通过稳定职工队伍、强化基础管理、深耕市场、强化营销和加大研发等一系列举措,使射洪基地于2005年实现连续稳定生产,并于2006年开始盈利,走上了一条良性发展的可持续之路。
2013年开始,天齐锂业并购动作频现:先是并购泰利森母公司文菲尔德51%股权,间接控股了泰利森,获得了稳定的海外资源保障;2014年8月,出资收购了国内盐湖锂资源储量和禀赋最好的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20%的股权;2015年4月,完成了对银河锂业国际公司100%股权的收购,将该公司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建立的中国首个全自动化碳酸锂生产线收入囊中。今年4月23日天齐锂业发布公告,将启动“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预计投入不超过16亿元,为全球主流正极材料和锂电池厂商配套。至此公司全球产业布局的脉络和路径日渐清晰,一个具有明显国际化、资源性、科技型标签的综合性锂工业公司初露峥嵘。
天齐锂业办公大楼
“那场海外并购,惊心动魄”
在资源为王的时代,如何“走出去”、在海外开疆拓土,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同时,参与国际锂电市场竞争,提升行业地位?天齐锂业2013年并购泰利森一役,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精彩纷呈,堪称范例。
全球品位最高的固体锂辉石矿格林布什矿位于西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天齐锂业一直唯一从这里进口锂矿石。蒋卫平每年与外商进行商务谈判都非常艰苦,吃尽了苦头。他心中逐渐有了收购的念头,一直观察和等待合适的机会。
2012年8月,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美国洛克伍德公司发出公告,与泰利森签署了《协议安排实施协议》,拟以每股6.50加元的对价全面收购泰利森。蒋卫平敏锐地觉察到,如果置之不理,不仅公司战略目标无法实现,而且可持续经营也将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出手!”但是,不到三个月时间,天齐锂业能否完成这个比蜀道还难的挑战吗?“我和管理层商量,哪怕面前是一条险路,也要不惜代价冲一把,死马当成活马医。”蒋卫平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