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技术 > 锂离子电池低温技术知多少?(二)——原理篇

锂离子电池低温技术知多少?(二)——原理篇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技术 | 时间:2016-11-27 | 浏览:13168
文章顶部

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较差的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释:材料角度和电化学角度。我们先来谈一谈材料角度的解释。

对于电解液而言,溶剂的构成主要是一些环状酯和链状酯,这些溶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低温时流动性会变差,一些电解液甚至会在-30℃~-40℃时部分凝固。这样一来,锂离子在低温下电解液中传导的速度就会变慢,从而降低电池的低温充放电性能。下图中列出了电解液常用溶剂的熔点,熔点越低的溶剂相对的更适合在低温下使用:

锂离子电池低温技术

对于正负极材料而言,锂离子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并嵌入正极的过程,当电池在低温条件下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的阻抗以及向正极嵌入的阻抗都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整个反应的阻力。

这个时候细心的朋友可能会问了:那低温充电会造成不可逆的析锂的原因是什么呢?与放电过程相反,充电过程是一个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嵌入负极的过程,在低温下,锂离子低温嵌入负极的阻抗会急剧增大,并大到锂离子宁可直接成单质析出在负极表面、也不会百分百的嵌入到负极内部。对于低温充电负极析锂这一现象,我们也可以做这样的定性理解:对于负极材料而言,其“原始状态”就是没有被锂离子嵌入的状态,在低温充电时,负极有很明显的、保持原始状态的趋势,这一趋势就让锂离子更加难以嵌入。

材料角度的介绍完成后,小编再给大家来点长知识的原理,各位小伙伴请耐心往下读。以放电为例,《表现篇》向大家介绍过,低温放电的电压会明显低于常温放电电压,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电化学原理是什么呢?答案是电池在低温放电时“极化”的增加。电池中的极化指的是: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与其平衡状态(搁置时)所偏移的差值。日常的充放电都会引发电池的极化。极化的结果之一就是产生与平衡状态不同的电压,例如一个平衡状态电压为3.9V的电池,以常温0.5C放电电压会瞬间降低到约3.8V、以低温0.5C放电电压则会瞬间降低到约3.7V,对应的两个压差(常温下的3.9V-3.8V,低温下的3.9V-3.7V)就是极化的结果,而压差的名称叫做超电势。

电池从搁置状态进行充放电时,电压产生的变化值称为超电势,超电势的大小是极化程度大小的度量。

电池中的极化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叫做电化学极化,其主要由电化学反应的阻力造成。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引起电化学极化的因素包括锂离子在电解液中导通所遇到的阻力、锂离子在正负极嵌入和脱嵌所遇到的阻力、集流体和极耳的电阻等。锂离子电池在低温充放电时,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导通速度会降低、在正负极中嵌入和脱嵌的阻抗也增加,因此低温充放电的电化学极化较常温会明显增大。

另外一种造成极化的原因为浓差极化,以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放电为例,这是一个锂离子从负极脱嵌进入电解液、并从电解液中嵌入到正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负极附近的电解液由于不停的有从负极脱嵌的锂离子进入,因此拥有着更高的锂离子浓度,而正极表面附近的电解液则相反有着更低的锂离子浓度,在持续放电的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附近电解液中的浓度差持续存在,由于锂离子是带正电荷的,因此为了持续的维持这一锂离子浓度差,就需要持续的施加一个额外的电压,这个额外电压就是浓差极化的结果。并且随着温度降低,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扩散会更慢,因此这一浓差也会变得更大,从而造成了更大的极化。放电时的浓差极化的示意图如下:

锂离子电池低温技术

电池中的极化由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构成。

总结:锂离子电池低温下表现差的原因,从材料角度来讲主要是低温下电解液的离子导通率降低,以及低温下锂离子在正负极脱出和嵌入的阻抗的增加;从电化学角度来讲的话,则是低温时电池极化的增加,而极化又可以分成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两部分。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