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性能要求不断提升。锂电企业一场围绕能量密度、安全、续航里程的升级战正愈演愈烈。而通过电池材料体系升级助力动力电池性能提升已成为业界共识。2016年,深入布局锂电材料的企业都有哪些?
2016年9月5日,天齐锂业公告称,公司拟自筹资金人民币约20亿元,投资建设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该项目选址位于西澳大利亚州奎纳纳市,项目建设周期为25个月,预计将于2018年10月竣工试生产。
7月7日,赣锋锂业(002460)使用自有资金3.03亿元投资建设年产2 万吨单水氢氧化锂项目。本项目主产品包括年产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1.5万吨,工业级单水氢氧化锂5000吨,建设期为一年半。
2、国轩高科和当升科技发力高镍多元材料
国轩高科11月份公告,公司拟募集资金约36亿元投建动力电池项目,包括年产1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和5000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等;10月份,当升科技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开始布局下一代车用高镍多元材料,已进入中试阶段。
3、天赐材料和新宙邦投产新型锂盐LiFSI
8月份,天赐材料在接受投资机构调研时透露,预计公司今年年底将具备300吨LiFSI新型锂盐的产能。此外,今年定增也计划新建2000吨/年的新型锂盐产能。
7月13日,新宙邦(300037)拟与长沙鑫联华源共同出资2000 万元设立博氟科技,投资建设年产200吨双(氟代磺酰)亚胺锂(LiFSI)项目。项目实施地点在湖南郴州,计划投资 2000 万元,建设周期6个月,预计2016年年底逐步投产。
4、硅基负极材料产业化临近
深圳斯诺年度创新产品高容量硅基锂电池负极材料是公司与国内高校共同研发,利用各自的优势,采用具有多孔结构的硅粉,并结合碳材料的稳定性而制备的高容量硅基锂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容量、长循环的特点,首次库伦效率可达95%,500周循环材料克容量保持率为1000mAh/g以上。
目前,除深圳斯诺外,国轩高科、星城石墨、湖州创亚、上海杉杉等都在积极推进硅基负极的产业化。上海杉杉投资部部长尧桂明介绍,纳米硅和氧化亚硅是公司比较成熟的硅基材料并实现量产。目前氧化亚硅出货量可达2吨/月,纳米硅每月有几百公斤/吨,已送样至三星、LG、松下等国际电池企业。
5、纽米科技和明基材料出品三层隔膜
纽米科技总经理王志春表示,公司三层复合隔膜品质已得到国内外客户的认可,销量正逐月上升。目前月产能为300万平米。经过改造,预计到2016年9月,产能将提升到500万平米/月,主要目标市场为动力及储能领域。
明基材料处长苏炎灯介绍,动力电池用三层热断路型陶瓷涂覆隔离膜已赢得日本客户认可,国内天津捷威、芜湖天弋等客户也在进行产品认证。
6、水性粘合剂替代PVDF
12月9日,在锂电网暨电动车年会海外专场上,瑞翁集团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Ken Oh博士表示,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上,正负极材料、隔膜等都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负极材料膨胀问题愈发明显。瑞翁的应对之策是研发新型水性粘合剂来完善材料体系。
一方面,为提升能量密度,电池材料体系正在升级,不少锂电材料企业采用水性粘合剂来改善材料性能;另一方面传统的PVDF难以兼顾电导和粘结性能,容易产生污染等缺点,也亟需寻找新型粘合剂替代。目前,除瑞翁集团外,国内中科来方、蓝海黑石等企业也推出水性粘合剂。
7、以有机硅胶为代表的胶粘剂产品兴起
为提升动力电池安全,锂电产业链上的各大企业都在思考解决方案。较为成熟的应用方案是给动力电池使用有机灌封胶,该产品最大的性能是当个别电池单元发生漏液、爆炸、起火时,灌封胶可以迅速阻断火焰传播,防止破坏波及电池组内的其他电池单元,为锂电池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目前,硅宝科技、回天新材、凌志新材等硅胶企业还在积极探索除有机硅胶外更多胶粘剂产品在动力电池安全上的应用。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