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政策的神助攻之下,新能源汽车走在了发展的高速路上,获得可喜的成绩。可是,新能源汽车2017年开年却遭遇了寒流,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暴跌、呈现断崖式的下滑现象。
对于此,业内早有预期,因为新能源汽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敏感:一是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出台,补贴退坡;二是前5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的推倒重审。
现状:现“零销量”车企 产量下降69.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7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889辆和5682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9.1%和74.4%,远远不及某车企在2016年的新能源车月均销量,甚至有的车企出现了“零”销量。
从各车型产销量来看,均出现大幅下降。与上年同期相比,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下降59%和66.2%;新能源客车产销分别下降92.6%和97.3%;新能源货车产销分别下降72.9%和74.8%。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857辆和4978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3.8%和6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32辆和704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83.2%和89.5%。
对于这一情况,专家表示对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行情仍保持乐观态度,认为随着推荐车型目录的发布,市场一定会发力。同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预测今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保持50%左右的增速,达70—80万辆。
而市场方面对于车行业的投资热情仍然高涨不退,2月14日,新能源汽车板块指数同比上涨0.03%,维持了自2月以来的上行态势。
成因:政策双变动 市场缺粘性
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市场依然高度依赖补贴,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新能源汽车的产销。
第一个是由于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直至2016年12月30日才正式出炉。这令需要提前做定价计划的车企,在此前政策尚未明朗的情况下普遍处于观望中,无法于今年1月发力。
第二个是1月9日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调整,明确提出2016年发布的1至5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需要重新审核。未通过审核的车辆,不能上市销售,其中最新版目录仅仅包括39个企业的185款新能源车型。
而另一方面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面临着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缺乏、充电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这使得新能源汽车市场缺少消费粘性,国内的消费市场对新能源汽车仍然持怀疑的态度,当政策稍有变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就呈现出了断崖式的下滑。
未来:必须要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
政策补贴之计不可长久,新能源汽车要确保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尽快实现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从目前的政策来看,财政补贴将在2020年或将更快地完全退出市场,届时竞争将遵循市场规律会来得更激烈。
真正能够吸引市场并留住份额的,是技术和产品创新带来的用户价值。没有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就不可能打造出新能源汽车界的“万人迷”。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成败的一个关键在于,车企应当让新能源汽车产品性价比提高的进程跟上补贴政策退坡的进程,并在退坡的周期内逐渐走上主要依托市场自行发展的道路。
车企应在抓住技术的同时,也该意识到市场积累是法宝,并把握好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场优势,缩短与国际品牌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