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世界锂储量排名第二的国家,有资源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腾飞。令人意外的是,长期以来我国锂资源年开采量只占世界总量的5%,国内企业所需碳酸锂超过80%依赖进口。我国碳酸锂产业呈现“坐拥巨量资源却严重依赖进口”的尴尬局面。
我国锂资源储量大 提取难度高
从资源储量上看,我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锂资源“富国”。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报告显示,全球可供开采的锂资源储量约1300万吨,中国拥有超过350万吨的锂资源储量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智利。
据了解,全球锂资源主要分为盐湖型、硬岩型以及地下卤水型三种类型,其中最具工业开发价值、生产难度最低的是盐湖型。这也是我国已探明锂资源储量中占比最大的类型,约占80.54%,这些盐湖主要分布在海拔高、降水量小的青藏高原地区。
虽然我国盐湖锂储量丰富,但加工难度较高。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研究所副研究员侯献华说:“由于镁和锂的离子半径接近,化学共性较多,不易分离。目前,业界主要用盐湖中的镁锂含量比例来衡量各地盐湖锂的开采难度。盐湖的镁锂比越高,加工难度越大。大家普遍认为,镁锂比大于20的盐湖难以提取锂元素。”按此标准,我国盐湖锂的提取难度普遍较高。
以我国柴达木地区的东台盐湖为例,虽然该盐湖的提取难度是青海地区最低的,镁锂比也高达33.8。而全球盐湖锂主产地智利阿卡塔玛盐湖的镁锂比仅为6.25,远低于东台盐湖。同样位于柴达木地区另外两个盐湖西台和一里坪的镁锂比均高于50,察尔汗盐湖镁锂比是最高的,达到1837.6,是东台盐湖的60倍、智利阿卡塔玛盐湖的300倍。由此可见,在我国青海地区从盐湖中提取锂的技术难度要比国外大很多,这也是国内相关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进口原材料的根本原因。
侯献华说:“一旦盐湖提取锂实现产业化,其利润非常可观。”据介绍,盐湖提取锂的工艺成本平均不超过20000元/吨,是矿石提取成本的一半。虽然盐湖提取锂拥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却仍成为国内各家锂业公司科研攻关的对象。
生产工艺和环保压力 阻碍碳酸锂产量提升
碳酸锂价格大幅上涨与我国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引起了行业内各方的高度关注。6月20~2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科技部、工信部与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办了“锂产业—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产业链上的各方共同研讨锂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在论坛间隙,记者与北大先行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总裁高原博士进行了交流。高原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柴达木地区的东台盐湖进行碳酸锂等动力电池原材料的生产与加工。青海地区盐湖镁锂比过高是阻碍我国碳酸锂产量上升的最主要原因。相对于已经成熟的锂矿石加工方法,各国对于高镁锂比盐湖的提取工艺还在摸索阶段。由于世界各地环境差异性较大,不同地区的盐湖,甚至同一地区的相邻盐湖中镁锂含量都不相同,这要求锂业公司在各地的盐湖中采取不同的工艺进行生产加工。对此,各家公司需要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攻关。在技术研发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遭遇了挫折,吞下了投资失败的苦果。“成功的只是少数,失败的案例非常多。”高原补充道。
高原透露,目前他们已经研发出吸附法、电渗透法等适合在高镁锂比盐湖使用的提取工艺。
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也是锂业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青海省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段东平表示,在2015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开始飙升时,一些企业为赚取经济利益,私下采用了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煅烧浸取法。“氯化氢气体无节制排放,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段东平至今仍为此感到气愤。据他介绍,电渗透法和吸附法虽然有工艺简单、对环境影响小等优势,但淡水消耗量较大,且能耗较高,若长期生产同样不利于青藏高原地区的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