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1月22日   星期三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解读全球动力电池江湖的激烈博弈与全面竞争

解读全球动力电池江湖的激烈博弈与全面竞争

来源:24潮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23-12-18 | 浏览:24470
文章顶部

锂电网讯:为了争夺全球新能源的定价权与主导权,动力电池江湖的激烈博弈与全面竞争正在席卷全球。

十多天前,即12月1日,美国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DOE)发布了关于 “敏感外国实体(Foreign Entity of Concern,FEOC)” 的解释文件,再次引起动力电池江湖舆论,甚至产业震动。

实际上,本次DOE发布的FEOC解释旨在落实此前IRA法案(the Inflation Reduction Act)的相关要求。文件中提到,如果某实体被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朗(后称 “四国” )所有、控制或受其管辖,则该实体被认定为FEOC;从2024年开始,美国市场符合税收抵免的电动车不得包含任何由FEOC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从2025年开始,符合税收抵免的电动车不得包含任何由 FEOC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关键矿物。

回溯到2022年8月,在美国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中,美国政府表示将对产自本土的汽车给予一定的税收补贴。此外电动汽车必须满足 “电池中一定价值量占比的关键矿物需来自于美国或美国自贸协定国家” 、“电池中在北美制造或组装的电池组件大于一定占比” 这两项条件,才有资格获得每辆车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只满足其中一项则仅能获得3750美元税收抵免。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正在用政策大力推进国内电池供应链的建设。前不久,美国能源部宣布,将为生产电池和生产电池所需关键矿物质的企业,提供35亿美元的资金支持。

从中不难看出,美国政府正在试图从锂矿开采到电池生产制造等多个动力电池核心领域,对保持领先的中国企业实行全面 “封堵” 。美国总统拜登在多个场合毫不避讳地直言称:“我们的目标是将完整的电池供应链带回家。”

blob.png

据公开报道,美国政府一系列政策确实刺激了北美的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业,自8月份该法案通过以来,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已经宣布在北美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用于电动汽车和电池。比如5月26日,LG新能源与现代汽车集团签订美国电池工厂合资协议,将以50:50的比例投资5.7万亿韩元在美国生产电动汽车电池。合资公司预计将在美国佐治亚州建设电池工厂,年产能将达到30GWh,最快将于年内开工,于2025年底开始生产;丰田也在6月1日发布消息称,将向计划于2025年在美国投产的纯电动汽车用电池工厂追加投资 21亿美元。随着新投资的宣布,丰田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投资总额也增加至59亿美元。

而据美国一家数据和市场情报提供商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预测,美国锂电池产能将在2021~2026年间翻五番,并在2026~2031年间实现超过80%的增速。

通常而言,一座电池工厂建成投产需要三到四年,“回血” 需要5-6年。此前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在参加央视《对话》栏目时表示,以2026年为分水岭,之后北美、欧洲对电池必须本地化生产的要求就将进入实操议程。

按照这个时间线,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了,今年上半年就有动力电池产业链头部企业高管对24潮直言:“再不出海(建厂),就来不及了。”

中信证券分析认为,无论是此前的IRA法案还是本次公布的FEOC细则,都体现出美国在新能源汽车关键原材料生产和制造领域的本土化要求,市场此前已有预期。从本次FEOC细则来看,从2024/2025年开始,中国生产的电池组件/关键矿物出口美国应用到电动车上将受政策影响无法获取补贴;但从FEOC的认定规则来看,中国锂电企业仍可通过一系列方式规避FEOC限制,包括:1)海外建厂:民营或者国有控制比例低于25%的锂电企业在海外建设全资或者合资工厂不会被视为FEOC;2)技术授权:国内锂电企业可以通技术授权等方式和海外公司合作,如此前宁德时代技术授权福特汽车进行电池产能建设。

事实也确实如此。9月6日,亿纬锂能就宣布将与Electrified Power、戴姆勒卡车及北美卡车公司帕卡成立美国合资公司,用于投资建设应用于商用车的动力电池产能。

几天后,当地时间9月8日,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官网发布消息,宣布国轩高科将斥资20亿美元(约合147亿元人民币)在该州坎卡基县曼特诺新建电动汽车电池超级工厂。该工厂预计将生产10GWh的锂离子电池组和40GWh的锂离子电池芯,计划明年投产。

据报道,伊利诺伊州州长表示,国轩高科的超级工厂将创造2600个高薪就业岗位,是该州 “数十年来最重要的新制造业投资” 。该工厂将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芯、电池组生产和储能系统,并获得该州提供的5.36亿美元(约合40亿元人民币)激励措施。(特别注:目前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为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持股24.69%)

但宁德时代与福特合作建厂的一波三折,却为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投资美国蒙上了一层阴影。

事件缘起于今年2月,福特宣布斥资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超250亿元)在密歇根州建立电池工厂。该工厂虽然由福特全资控股,但宁德时代以独家技术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其中。简言之,福特出钱,宁德时代出技术,赚的钱一起分。

但7月份,路透社的一则报道称,美国众议院两个委员会正在对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关系展开调查。9月份该项目被迫终止,直到11月福特才再次宣布重启建设电池工厂计划,但投资预算从原来的35亿美元降至20亿美元,产业规划也从原来规划的35GWh缩小至20GWh。

福特发言人马克·特鲁比表示, “我们仍然非常看好电动汽车和我们的电动汽车战略,但显然,虽然美国和全球范围内都有增长,但增长速度显然没有达到我们和其他人预期的速度,所以我们正在努力明智地对待这件事以及我们如何前进。”

在行业人士看来,“美国是铁了心要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脱钩,至少在锂电方面会想尽办法扼杀中国在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中的作用。”然而,美国汽车制造商并不希望阻断与中国电池供应链的往来。相反,这些 “利己主义者” 更渴望得到包括宁德时代在内的头部厂商提供的技术援助,以便让电动汽车业务在市场竞争中更加强悍。(消息来源:虎嗅)

无论如何,对于国内动力电池企业来说,宁德时代与福特合作建厂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影响他们对于美国市场的判断,甚至产业投资布局与进程。眼下,行业最为关心的,一是这项 “联姻计划” 重回正轨之后,能否推动美国汽车制造商与中国电池企业的技术合作热潮;二是电池企业 “用技术换市场” 的合作模式能否持久,如何避免 “养虎为患” 的风险?;三是未来美国政府是否还会通过其他手段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布局?这都有待时间验证。

事实上,国际形势远比这还要凶险。目前欧洲方面也明确设定了锂、镍、钴、石墨、锰等战略原材料的本土产能目标,并且在补贴、贸易等环节,也都设置了本地化的要求。欧盟委员会在12月6日提议投资 30 亿欧元推动推动欧盟电池制造业发展,这意味着欧盟与英国的《英欧贸易合作协议》(TCA)下的电动车现行原产地规则将一次性延长至2026年12月31日。

在政策和市场的驱动下,欧洲也正在兴起新一轮动力电池投资浪潮。

5月30日,法德汽车电池生产企业ACC(Automotive Cells Company)宣布,其在法国北部杜夫兰工业区的 “千兆工厂” 建成,将于年底前投入运营,初始产能超过13吉瓦时。这是法国本土建成的第一家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厂。

此外,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目前特斯拉、Northvolt、LG化学、QuantumScape、Italvolt、SKI、三星SDI等13家企业到2025年、2030年在欧洲电池产能布局将分别达387.3GW、971.3GW。

而国内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远景动力、蜂巢能源等企业也有深度布局或产能扩张规划,2025年、2030年这三大电池巨头在欧洲电池产能布局合计将分别达156GW、268GW。

综合统计,全球电池企业2025年在欧洲产能规划达569.3GW,2030年产能规划达1279.3GW。而据市场测算,欧盟2025年动力电池需求预计为550GWh,2030年需求为1000GWh。

6月9日,欧洲电池联盟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现在欧洲电池产能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缺口,供需平衡有望在2030年实现。他展示数据显示,2012年欧洲电池产能小于1GWh,目前电池产能已有80GWh。到2025年和2030年,欧洲本土电池产能将分别达到458GWh和1083GWh。这与市场需求及市场产能规划几乎一致。

blob.png

综上所述,一场席卷全球的扩张战争已经打响,未来谁能更快完成全球产能布局,谁就可能抢占先机。

事实上,不仅动力电池领域,而是国内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都在加速出海进程。

据24潮团队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铜箔、锂矿/锂盐等产业链在海外均有深度布局,玩家几乎涵盖各产业链产业巨头,总投资规模已超7000亿元(注:统计信息仅供参考,欢迎读者指正、补充),详见图表: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新能源企业抢滩欧洲大陆,也绝非一片坦途。比如早在2019年,宁德时代就开始在德国图灵根州建设第一座海外工厂,直到2023年年初,该工厂才宣布投产。以宁德时代的扩产经验与技术实力,仍历时四年之久,其中困难,可见一斑。

此外,海外建厂还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由于海外动力电池产业链并不完备,主要原材料及生产设备仍需从亚洲进口,产品制造成本高企。而且海外建厂要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并按照当地工会要求提供合规的工作环境,人力成本更高。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统计,2020年德国制造业和经济服务业的雇主平均每小时支付36.70欧元工资,欧盟国家平均人工成本为28欧/小时。如果按28欧/小时,5天8小时工作制算,德国工人的月薪在4700欧元左右,约为人民币35700元。

我们也要承认,日、韩企业深耕多年海外市场,我国企业海外经验不足。日本松下、韩国LG、三星SDI等企业已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体系,并在全球范围内加快产业布局。随着ACC、Northvolt、Verkor、Britishvolt、Freyr、Morrow、Italvolt等欧洲本土动力电池企业逐步投产,我国供应商在海外布局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纵观产业发展趋势与变化,未来全球新能源企业将围绕新技术、新产能、新资本等多个维度进行新一轮较量,竞争成败必将对未来产业格局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分析认为,未来拥有 “技术突破与持续创新力,先进产能布局与高效执行力,全球化布局与发展,财务健康与雄厚资本实力” 等四大能力的企业更具有穿越周期,持续发展壮大的基因与实力。

考虑到全球经济、金融与市场环境存在剧烈波动风险,企业在全球化布局时,也要量力而行。任正非在《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一文中说过,“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擅自扩张,那只能是自杀。”(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