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到华为,许多人便想到狼性文化,甚至误认为是狼性文化促进了华为在世界企业之林崛起,但是殊不知,华为狼性文化背后,还有另外两种动物精神隐现——乌龟精神和眼镜蛇特质。
其中,乌龟精神已经散见于华为总裁任正非的公开与非公开讲话中,也真正被贯彻到华为的战略与执行中。眼镜蛇特质,则是任正非近年来深入思考并逐渐开始在华为推行的,在此前的中国媒体见面中,这位被誉为“最神秘的中国商人企业”向多家媒体表示,时代变化太快,流程管理都是僵化的,要跟上时代变化。找到一种模式,普适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狼性文化以及乌龟精神外,任正非又对外阐述了华为管理组织上要像眼镜蛇——头部可以灵活转动,一旦发现觅食或进攻对象,整个身体的行动十分敏捷。
生存:狼性文化
华为的狼性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打造和保持的?
2001年,任正非发表《华为的冬天》,他把狼性文化定义为偏执的危机感、拼命精神、平等、直言不讳、压强原则,让公众首次认识了华为的狼性文化。
《华为基本法》的起草者之一吴春波教授曾经撰文表示,在中国,信奉狼性的企业不少,但多有误解。
“华为的狼性其实是敏锐的嗅觉,是对客户、市场的关注。许多企业倒下,常常是因为对客户傲慢,但华为一直秉承的基本原则是:永远做乙方,永远以乙方的心态面对大大小小的客户。华为规模小的时候对客户保持敬畏,但当其体量已经超越他的客户时,依然对自己的客户保持敬畏。”在吴春波看来,在华为,全员永远追求屁股对着老板、眼睛盯着客户,感知客户、市场、精神追求的变化。一旦闻到肉味、看到机会本能扑上,这就是本能的进攻,不开会、不讨论、不沟通。
一个例子是,一家国际知名的日本电子企业领袖震惊于华为的接待能力,他称之为“世界一流”。华为的客户关系在华为被总结为“一五一工程”,即:一支队伍、五个手段、一个资料库,其中五个手段是“参观公司、参观样板店、现场会、技术交流、管理和经营研究”。客户的服务在华为是一个系统,华为几乎所有部门都会参与进来,假设没有团队精神不可想象一个完整的客户服务流程能够顺利完成。
此外,如何使队伍不堕落、不懈怠,保持狼性和奋斗精神,华为有自己的一套批判精神。
2000年,华为虽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销售额达220亿元,并以29亿元的利润居国内行业之首,深感美国IT业泡沫消退的危机,任正非于当年十月撰写了2001年十大管理要点,并指出华为或将面临最困难的一年。那时的任正非已经认识到内部管理在华为前进中的巨大影响,并将这一影响转化为危机意识传递到了基层。第二年华为便在深圳蛇口风华影院召开千人干部大会,任正非逐条讲解管理要点,此后有了名声大噪的《华为的冬天》一文。在此前的采访中,任正非曾经对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少数媒体表示,外界都说华为公司是危机管理,其实这只是假设,不是危机意识。“诚惶诚恐不可能成功。”
任正非强调,思想家的作用就是假设,只有有正确的假设,才有正确的思想;只有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方向;只有有正确的方向,才有正确的理论;只有有正确的理论,才有正确的战略。
“我们公司前段时间挺骄傲的,大家以为我们是处在行业领先位置。但是他们用了半年时间做了战略沙盘,才发现我们在全世界市场的重大机会点我们占不到10%,弟兄们的优越感就没有了。知道如何努力了,这就是假设——假设未来的方向。”在任正非看来,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