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0年列为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及示范城市以来,海南省海口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广新能源汽车,但受顶层设计缺乏、补贴方式滞后、充电设施建设滞后、推广机制不灵活四大难题,效果并不理想。
试点考核挂“零”
作为新能源汽车试点以及推广运用示范城市,海口有着独特的优势,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推进工作却不够理想。
海口市自2010年经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联合批准为国家第二批“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十城千辆”收官后,鉴于新能源汽车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产业链长,对区域经济带动大等突出特点,同时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的不断提高,海口乃至整个海南也在加速健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抢占汽车产业制高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程,并曾考虑将海南省作为整体,申报新能源汽车示范岛。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海口市在2013年被列入国家39个推广运用示范城市(2013-2015)之一以来,截至目前仅完成新能源汽车推广57辆,距离规定3年完成5000辆的推广运用目标相差甚远,名列全国第36位。在2014年11月国家工信部公布的39个试点城市推广成绩单上,海口市考评成绩为零,即当时的统计考核,历时一年多后5000辆的推广目标并未完成一辆。目前完成的57辆还是2014年考评时的数据。
“由于受多方因素的影响,近几年海口市以及整个海南省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确实不理想。”海口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工作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临四大难题
记者走访有关部门发现,海口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用之所以在2013年以后出现停滞不前的局面,主要受顶层设计缺乏、补贴方式落后、充电设施建设落后等四大难题的影响,这也反映了整个海南新能源汽车推广运用的困局。
一是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新能源汽车大规模的推广运用需要基础设施规划、线路规划、投资安排、实施计划、运营管理、维修养护、财税支持以及检测考评等一系列环节的统筹安排,同时建立常态化、长效的体制机制,但海口在这些方面还未跟上,顶层设计缺乏。
二是推广运行机制不够灵活高效。海口市科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口目前处于松散被动管理的状态。科技、工信、交通、财政等部门对海口规划、指导、支持不够,对推广应用情况掌握不清。
三是充电设施建设滞后。目前,海口市仅建有2座充电站和40多个充电桩,远远满足不了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需要。加上市区已基本没有空余建设用地,充电点大多选择在市郊,给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带来很大不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