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及德国的研究机构通过调查证实,因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会使脸颊及前额等处的色斑增加。虽然单独来看,与吸烟及紫外线相比,尾气影响较小,但由于与本人意志无关,会24小时持续受到影响,因此也有研究人员认为,作为色斑恶化因素,尾气不容忽视。
![]() |
粒径为2.5微米的微小颗粒物(PM2.5)会通过毛孔进入皮肤细胞。芳香烃受体在构成皮肤表皮的角化细胞中含量较多。 |
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之一。其中含有的粒径10微米以下的悬浮颗粒物会影响呼吸器官。经调查证实,这些尾气也会对肌肤造成恶劣影响,比如形成色斑及皱纹等。
这一研究由德国海因里希海涅大学(Heinrich Heine University)环境医学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组实施,调查对象是居住在德国主要工业地带鲁尔区内的城市及农村的各200名70岁~80岁的女性。调查结果显示,暴露在尾气中与色斑及皱纹的形成有密切关联。
例如,在1平方公里每年堆积475公斤尾气悬浮颗粒物的地区,前额色斑会增加16%,脸颊色斑会增加17%,嘴角皱纹法令纹会增加3%。另外,虽然调查对象较少,未能确认明确的相关性,但居住地距每天通过1万多辆汽车的干线道路不到100米的人,前额色斑多35%,脸颊色斑多15%。
![]() |
针对居住在德国鲁尔区内的城市及农村的各200名70岁~80岁女性,调查了色斑及皱纹的形成与大气污染状况的关系。结果证实,如果居住在1平方公里每年可堆积475公斤出自尾气的微小颗粒物的地区,与普通人相比,更容易产生色斑及皱纹。评估时采用了根据皮肤老化评估指标“SCINEXA”及数字图像解析进行皮肤评估的装置“机器人皮肤分析仪”。(数据:根据J o u r n a l o f I n v e s t i g a t i v eDermatology 130、2719-2726制作而成) |
森田教授还针对居住在名古屋市内及近郊的日本人进行了调查,但未发现明确的相关性。调查对象的居住区域大部分位于干线道路周围100米以内,尾气影响几乎没有差别。
尾气会导致色斑的机理目前尚不明确,不过很有可能是因为有害物质引发皮肤组织过度的防御反应,最终形成色斑。
![]() |
对居住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内及近郊、年龄在35岁~70岁之间35名白种人女性及18名日本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证实,居住在距干线道路10米以内的人更容易产生色斑。(数据:根据名古屋市立大学森田教授的资料制作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