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的磁浮快线刚投入运营一月余,6月16日,其电源供应商易事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便在长沙开展“易事特2016年新品推介暨智能能源中国行”活动。会上,该公司董事长何思模透露,他们正在湖南洽谈关于新能源充电桩、光伏发电、IDC数据中心(含UPS、高压直流)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并表示未来两年将投入5亿元,布局湖南新能源充电桩建设。
“易事特2016年新品推介暨智能能源中国行”活动现场
“易事特”助力长株潭一体化
据了解,易事特刚刚将电源安进长沙的磁浮快线,这是国内第一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四自”中低速磁悬浮。
“长沙磁浮快线的屏蔽门、监控、通讯、信号灯等关键场所,大多是易事特提供的纯净不间断电源。”何思模介绍说,电源乃生命线,必须绝对可靠,为保证磁浮快线不出现门夹人、打不开门或者信号灯出现问题等情况,该公司要求电源质量合格率为99.999%,并且力求作到100%。
作为中国电源行业龙头企业,易事特曾承担“神舟1-10号”飞船特种电源供应任务。目前,该公司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布点新能源充电桩。“未来2年,易事特计划在长株潭建设1万个新能源充电桩,市民开车出门,平均直线距离不超过半小时,即可以看见一个易事特的新能源充电站,每个居名点配备充电桩。”何思模说,将来湖南人的生活和易事特是分不开的,易事特一定要依托湖南人、长沙人!
IDC、光伏、智能微电网齐发力
据介绍,目前,易事特建成了中国移动广东数据中心、中国电信云计算数据中心、百度IDC数据中心、约旦通信数据中心等一批优质项目。IDC产品广泛应用于武广高铁、京港澳高速、迪拜帆船酒店等国内外重特大项目。 此外,易事特的光伏产品先后在甘肃、江苏、青海、宁夏、广东以及印度、德国、法国等地的大型发电站和分布式发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5年9月,易事特在河北临西县灵溪湖建成亚洲最大的水面光伏电站,成功探索出“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渔光互补商业模式,实现地面空间立体资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 在新能源车及充电桩产业方面,易事特先后建成了广州市首座电动车充电站、东莞市首座电动车智能充电站、东莞市首座太阳能光伏智能充电站,并在香港、西安、常州等地建设了一批充电站,目前仍在拓展国内外市场。
实际上,近年来,易事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截止目前,易事特多项自主研发的UPS产品及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国际市场,在政府、金融、交通、互联网轨道交通等行业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易事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思模
“工匠精神”需提升三个内涵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工匠精神”成为两会热议话题。“工匠精神”作为一种倡导,一种要求。何思模表示,高新技术产业也需要“工匠精神”。
“我们的‘工匠精神’,要以‘百年企业、百年品牌’为基础。”何思模说道,“易事特要求全体员工要树立‘国家、荣誉、诚信、创新’的理念,注重精益求精,拿出在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强化一个“基础”的同时,何思模还提出“工匠精神”需提升三个“内涵”。
首先是提升技术工人的地位。何思模介绍,易事特今年开始对员工的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让一线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研发人员具有同等的晋升机会。同时鼓励管理人员到一线去,管工互补、良性循环、无分彼此。 其次,何思模认为应该提升产学研对接水平。近年来,易事特公司相继与20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广泛深入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并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每年资助学子近600名,累计近6000名。同时,在本土职业技术高校设立“易事特班”,培养新一代合格“工匠”。
“2012年,我们易事特就和湖南工业大学共同培育'卓越工程师'。”何思模说,为了调动员工积极性,易事特每年设有员工发明专利奖和职称奖,对获得各级专利和职称的员工进行表彰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