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谷歌宣布暂停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项目的几天后,联想推出了模块化手机MOTO Z。
MOTO Z被联想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视为联想收购MOTO以来最具代表性的一款产品。《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模块化手机MOTO Z是目前联想内部重要性最高的手机,联想内部上下会集中全力去推广。
从原理上看,联想这一次推出的模块化手机MOTO Z是通过手机背面的16个金属触点来附加诸多特定功能的模块:这次在中国发布的智能模块包括魔眼-哈苏摄影模块、魔音-JBL扬声器模块、魔影-投影模块、魔电-电池模块和魔范-背壳模块。
在手机整体行业趋向饱和的当下,模块化手机能为联想“杀出”一条道路吗?
艰难试水
杨元庆将此次推出的模块化手机Moto Z视作行业竞争“杀手锏”。
“因为它不仅仅是硬件设备新生态的建立,甚至还会带来新的应用服务,以及云生态的建设……所以这才是真正的创新,才是黑科技,我相信在我们发布后的一年到一年半时间里,竞争对手也不见得就会做出类似的产品。” 杨元庆表示。
不管是谷歌还是联想尝试模块化手机,都与摩托罗拉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Ara原本是谷歌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部门下属的一个项目。最初隶属于摩托罗拉手机,后来联想收购了摩托罗拉,Ara作为独立项目被留在谷歌大家庭中。
在最初的设想中,Ara智能手机由一个“数据总线”(data bus)作为基本组成,就是类似于乐高积木,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替换甚至移除手机的任何零组件,包括处理器、屏幕、内存、电池等等,这对于消费者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轻松替换掉一个故障或过时的零组件。
与当下的手机厂商正在竭尽全力提高手机一体化、集成度的做法相比,Project Ara被视为是 Google 在逆历史潮流而行。
只不过,想让消费者对手机产品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成为自己手机“产品经理”的Project Ara面临着不少困难,除了外观设计水准无法保证,难以保证性能兼容与物理兼容,谷歌与各大手机厂商也难以达成标准化协议。
由于在产品研发和标准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Project Ara 的开发进度被一推再推。最初谷歌计划在2015年在波多黎各对Ara手机展开试点性发布,但该计划被推迟了。事实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Project Ara 甚至迟迟拿不出一款能对外展示的可正常使用的原型机。
今年5月的Google I/O 大会上展示的最新版 Project Ara 原型机中,SoC、存储器、屏幕等核心部件也变成了不可拆卸设计,Google 将重点转移到了通过模块化设计来提供差异化的功能上。
但9月初,谷歌还是宣布停止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的研发。背后的原因被业界解读为,谷歌内部通常的项目周期是两年,开始于2013年的Project Ara的开发周期已经明显过长。在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看来,手机平台更新换代太快,Ara计划很难满足市场需求,而且达不到一定销量成本也很难下来,配件厂商更不愿意参与。
不过,谷歌有可能通过授权给第三方厂商的方式,来延续 Project Ara 的生命。
联想移动副总裁陈旭东并没有直接评论谷歌为什么放弃模块化手机的计划,只是表示谷歌的模块化手机难度超过想象,不过MOTO的模块化手机从设想到现实经历的过程是艰苦的,的确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