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新闻 > 转身向“新” 搭建平台点亮淄博“新材料”

转身向“新” 搭建平台点亮淄博“新材料”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新闻 | 时间:2016-09-23 | 浏览:3558
文章顶部
摘要:创新驱动发展 9月5日,山东省淄博市火炬工作表彰奖励大会上,淄博高新区5200万元重奖科技创新。这已是淄博高新区连续5年对科技创新实行重奖。 9月8日,第十二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

创新驱动发展

9月5日,山东省淄博市火炬工作表彰奖励大会上,淄博高新区5200万元重奖科技创新。这已是淄博高新区连续5年对科技创新实行重奖。

9月8日,第十二届中国(淄博)新材料技术论坛院士淄博科技行暨国际科技成果招商洽谈会上,共征集高新技术项目1万多项,涉及新材料、生物与医药、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资源与环保、农业高新技术等多个领域,可拉动高新技术项目投资51亿元。

转身向“新”,淄博市再一次吹响了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的号角。

淄博,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老工业城市如何摆脱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

淄博市委书记周清利提出,打造淄博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版,必须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发展方式,必须加快形成以新材料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

作为一个资源型老工业城市,要彻底解决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解决能源和资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必须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提供适宜创新的平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市长徐景颜提出:“淄博必须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更紧密融合。”

转型升级:烙下创新“印记”

高石英瓷是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主打瓷种,而硅元的日用陶瓷也俨然已成为“当代国瓷”的代表。对此,该公司市场部经理尚桂汝说:“企业经历了从传统到创新的一系列转变,将技术创新与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才使陶瓷具有了更强的生命力。”

创新,已成为推动淄博老工业城市科学发展的强力引擎。

2012年,该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207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61项。评选出2012年度淄博市科学技术奖90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项,山东省科学技术奖25项,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

创新,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不可替代的强劲动力。资料显示,2001—2012年,全市共取得各类科技成果1883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超过400项,获国家科技发明和科技进步奖25项,省科学技术奖241项,获奖数量居全省前列。

加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增强。截至去年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221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家,数量继续保持在全省前列;省院士工作站5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3家。

梳理淄博市工业发展脉络,不难发现,每一轮调整和转型,都深深刻下创新的印记。眼下,淄博正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突破资源制约瓶颈,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外延粗放型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内涵集约型转变。

创新突破:破解企业的“密码”

金秋传喜讯。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刚研发完成的核心产品—缓控释纤维素,此前只有美国和日本的两家公司能够生产。副总经理杨秉刚介绍说,一般药物的制备工艺,是12小时内控制释放;通过利用缓控释纤维素,可以控制延长药物释放,达到最佳效果。创新让企业在业内有了话语权,仅去年,他们就获得1项国家专利和8项新型专利。

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淄博从来不缺少实践范本。东岳集团的产学研创新,金晶集团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创新,新华制药(000756,股吧)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天璨环保的原始创新……

淄博市委、市政府探索以企业为主体,集聚“政产学研资”结合发展带动创新突破的新路子。科技创新已成为广大企业的成长“密码”。

“产品要有长久生命力、企业要永远有市场,就必须在创新的路上永不停歇。”这是淄博市企业对自主创新朴实而执著的追求。

截至2012年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28.33%;全年共有198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省科技发展计划,获扶持资金20174万元,带动项目投资40.07亿元。去年,全市申请国家专利10120件,同比增长23.8%。

让创新由企业到产业集群再扩展到整个城市,是淄博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由之路。市科技局局长牛圣银介绍,淄博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专项资金的80%,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凡研发经费占当年销售收入2%以上的企业,优先列入市级重大科技发展计划筛选范围,市级科技计划中的科技合作项目将优先支持企业参与的产学研合作,通过组织实施科技项目全面引领企业加快科技创新。

搭建平台:点亮淄博“新材料”

淄博中科达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利用废旧陶瓷片、废硅砖等建筑垃圾生产耐火材料,代替焦宝石,大大减少了现有耐火材料生产中高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的使用,降低了60%的生产成本,争得了市场主动权。

中科达是淄博市博山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一个实例。今年1—7月,全区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28亿元,同比增长9.1%。

新材料是淄博市的特色产业集群,全市年新材料产业产值过2000亿元。2010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授予淄博市全国首个“新材料名都”称号。淄博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基地,是科技部批准的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中唯一一家综合性国家新材料基地。

这些成绩得益于淄博市搭建的产学研结合创新平台。从2002年开始,淄博每年举办“国际新材料技术论坛”和“百名院士科技行”活动,成为该市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目前,8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150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淄博市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了先进陶瓷园,与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工业陶瓷研究院共建“武汉理工大学淄博先进陶瓷研究院”;同时建设了集研发、实验、检测、认证、标准、信息、科研成果工程化等服务于一体的国际一流“无机非金属材料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建设了全市新材料展示交易平台。

随着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生物医药基地的启动建设,产学研结合的载体越来越宽。淄博新材料产业已形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金属新材料三大板块,约占全部新材料产业规模的70%。

东岳氯碱离子膜项目历经8年攻关,成功应用于产业化生产。以功能膜材料、高效无毒脱硝催化剂、电容型大动力电池等为代表的一批新环保、新材料、新能源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规模化。

创新,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产业勃发,构筑着城市发展动力。在华丽转身之后,展开创新之翼的淄博,正向更高的目标升级。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