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著名歌星贾斯汀·比伯驾驶着他那辆耀眼的银色Fisker电动跑车在路上飞驰时,他也许还不知道自己坐骑下的核心模块——电池供应商美国A123 SYSTEMS系统公司已经更换主人了。
事实上,国内电池厂商也面临同样境遇: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比克电池也在持续亏损。坊间也有传闻,比克电池在寻求被收购。
锂离子电芯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明显较弱似乎是不争的事实。同样作为国内电芯厂商的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300014.SZ)是否能摆脱电芯行业“亏损”的命运呢?
2013年7月30日,亿纬锂能发布半年报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82.37%,实现净利润5809万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53.82%。
从目前形势来看,亿纬锂能在维持传统智能表计销量平稳的同时,电子烟用锂电的出货量增加不少。与此同时,扩大了电脑主板、移动通信、导航、安防等领域市场份额。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结构的变化,导致净利润没有随着营业收入同比例增加。
智能表市场增长放缓
近几年,智能仪表的普及也带动了锂电池的发展。亿纬锂能的锂原电池主要是锂亚电池, 下游应用方向主要有智能表(智能电表、水表、燃气表、热量表)、安防、军工等领域。从财报可以看出,排名前五大智能电表企业均是公司的客户。
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业务锂原电池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09亿元,同比增长18.31%,毛利率35.02%。公司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对智能表计大客户采取了下调锂亚电池售价,导致锂原电池该项主业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24个百分点。
虽然从营业收入占比来看,智能电表目前仍是公司最主要的市场。但对于智能电表的市场前景,业内人士的预测并不乐观。
“智能电表属于夕阳产业,就像彩电在电子消费品行业一样。”深圳市山木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军认为,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以及智能电表招标量高峰已过,导致智能表在国内的市场增长空间有限。
民生证券能源分析师黄彤坦言,智能仪表的市场日渐成熟,很多企业都看中了该领域的巨大市场商机,从而导致市场饱和。
据一位接近亿纬的业内人士介绍,在2005年之前,国内外的电表出于可靠性和数据安全的考虑,全部采用法国Saft公司和以色列Tadiran公司的锂亚电池产品,但之后Saft公司智能电表的业务有所调整,就将国内外一些客户转给亿纬锂能了。
上述人士认为,亿纬锂能的生产规模和自动化水平与国外厂商还有差距。但亿纬锂能通过自己开发的生产设备,公司产品的一致性正逐渐被市场认可。同时使电池性能接近法国Saft公司的水平,并且其锂亚电池的价格相对国外产品低约20%~30%,具有成本优势。
然而,产品价格并不能成为占领市场的唯一法宝,它受市场容量规模的限制。从财报来看,公司锂亚电池销售收入增速下滑,导致上半年锂原电池整体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仅2.83%。
新能源汽车短期无产出
与此同时,亿纬锂能涉足新能源汽车的步伐开始变得急促起来。
2012年,惠州亿纬和杭州赛恩斯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这也标志着亿纬正式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在今年5月8日,广东亿纬赛恩斯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设计组装的3辆增程式电动巴士在仲恺高新区正式进入公交试运行阶段。赛恩斯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革臣接受高工锂电记者采访时表示,年内计划在全市进行投放,未来将在广东的二三线城市等地进行推广。以20个城市平均2000辆公交估算,其中若一半替换为公司的增程式电动客车,将产生200亿元的市场潜力。
李革臣介绍,增程式电动客车是一种配有车载供电功能的纯电驱动的电动汽车,既可以在地面充电,又可在车上自行充电,技术成熟稳定,可延长行驶里程,跟燃油车比节油50%,跟全电池车相比,使用和维护成本较低,不需要大型充电站,可规避电动汽车发展的许多障碍因素,最适于在公交领域大规模推广。
公开资料显示,亿纬赛恩斯与广州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GZ6922PHEV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进入了工信部公告目录(第249批),可以进行销售。同时,亿纬赛恩斯获得广州汽车集团客车有限公司在惠州市的经销增程式电动客车的授权。
“基于增程式电动客车的路线前景和亿纬赛恩斯的技术实力,预计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前景将非常美好。”李革臣自信满满的告诉记者。
公司于2013年7月18日发布的补充公告称,控股子公司亿纬赛恩斯获得增程式电动车在广东惠州地区的销售授权,只是开展销售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能否实现量产和销售,截至目前还没有预期结果。并预计在今年内甚至有可能到2014年,公司在此项目不会形成利润。
“目前电动汽车的主要技术瓶颈在于动力电池,低能量密度和高昂的成本导致了设计者在续驶里程和成本之间难以取舍,从而也给企业盈利带来了难度。”科技部863电动汽车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博士宁国宝如此分析。
电子烟市场政策存变
传统智能表计市场放缓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短期内难以产生效益的背景下,亿纬锂能把宝押在了属于小众细分的电子烟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追逐力度的加强,电子烟已成为卷烟替代品市场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据全球著名投资机构高盛集团发布的对电子烟市场的预测,到2020年,电子烟市场将占烟草行业总量的10%~15%,电子烟零售销售未来几年可以达到100亿美元。电子烟锂电作为电子烟构成部分,会随着电子烟市场的增长而同步增长。
目前,亿纬锂能电子烟锂离子业务已成为除锂原电池外的另一项主要业务。
2012年12月公司以2200万元收购了惠州市德赛聚能电池有限公司清算的资产后,一举成为电子烟用锂离子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
财报显示,营业收入本期金额比上期金额增加了82.3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公司订单持续增加,新业务锂离子电池实现营业收入544%的增长,形成公司新的核心业务。
根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调查,锂电池占电子烟成本6%左右。而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电池占到电动汽车成本的一半甚至更多,占智能手机的10%~12%左右。因此可以看出,电子烟用锂电池在成本占比中最低,因此下游电子烟厂家对锂电池价格敏感性相对较低,电子烟用锂电池议价能力相对较高。
“电子烟锂电的客户都比较有钱,一般都不太会压价,并且大部分都是现金支付。”同样也涉足电子烟锂电的深圳市山木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明军表示。
并且他补充,从成本结构来看,电子烟用锂电池的原材料占比最低,但是人工成本相对较高,较高的人工成本可以通过后期的生产线自动化进行改善。因此,对于锂电池电芯生产这一原材料占比相对较高的行业而言,电子烟用锂离子电池的盈利空间较大。
从目前锂离子电池行业的特性来看,技术成熟度基本上随着产品功率要求而递减。电子烟用锂电池属于小型功率型锂电池产品,技术成熟度相对较高,安全特性能够得到保障。
然而,黄彤提醒高工锂电记者,电子烟在国内外都存在政策的风险,如果政策有变,电子烟市场势必会遭受市场波动。
据高工锂电记者调查, 就在近日, 美国疾病控制部门(THE DI S E A S E CONTROLDEPARTMENT)要求政府部门根据美国精神卫生药品法案(PSYCHOTROPIC SUBSTANCESACT)的内容,对电子烟制品的添加剂进行严格的控制,同时要求美国的电子烟制品贸易商们在进口此类商品之后,需要首先到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进行登记备案。
分析人士认为,疾病控制部门的建议一旦被政府采纳,将会使电子烟贸易商们陷入到一种十分不利的境地。
电子烟在国内市场也同样遭遇尴尬。烟草专卖部门认为其含有尼古丁,应纳入烟草类产品监管;有专家认为电子烟有一定控烟功效,属于医疗器械,应由药监部门监管;也有部门认为,电子烟戒烟功效说不清,只能视为普通产品,由质监部门监管。
《高工锂电》记者致电深圳市卫生局,一位工作人宣称,“电子烟还没有经过其他尼古丁产品需要进行的严格测试,电子烟市场目前钻了监管的漏洞”。
身份悬而未定,监管出现真空,电子烟市场存在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不可谓不小。
从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GBII)的市场调研结果来看,目前除了亿纬,国内有十几家做电芯的企业都看好电子烟市场的前景,纷纷进入电子烟锂电业务,欲与亿纬分食百亿市场蛋糕。其电子烟锂电业务是否会在未来超越锂原电池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仍是一个未知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