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家庭消费一旦起动,比亚迪分分钟就可以造出特斯拉(Tesla)。”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曾经在股东大会上自信满满地表示。让其藐视风头正劲的特斯拉的信心源自于一款名叫“秦”的新能源汽车。2013年12月17日,比亚迪秦在北京正式上市。当天发布会风格与以往有很大改变。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侯雁宣讲的内容直接奔向秦的外观、性能、营销策略等,而非以往一开始就用大段时间来解析高深莫测的技术。
“秦是比亚迪的一款划时代车型,这点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比亚迪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对《商业周刊/中文版》说。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比亚迪用秦为其车型命名,也寄予了该公司希望通过构建“秦王朝”来一统天下的愿景。
秦开启了比亚迪双擎双模战略(DMII)。双擎双模技术是一种将发动机和电机两种力量相结合控制的技术,双擎指汽车的动力总成采用并联模式,双模则指纯电动以及混合动力两种驱动模式。根据李云飞介绍,秦在混动模式下,0到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5.9秒,最高时速可达185km/h。“百公里加速超过7秒的车都不是车。”王传福说。
秦也是比亚迪自有产品和技术进化链条上的总结。2008年,比亚迪在传统动力车型F3的基础上推出双模(DMI)混合动力汽车F3DM,渴望抢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块蛋糕。然而,过去5年F3DM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仅为4000余辆。秦立志结束F3DM给比亚迪造成的混乱和尴尬,因为它不再是任何一款比亚迪量产燃油车的混合动力版,而是基于一个全新的中级车平台开发的崭新车型。
某种意义上来说,比亚迪选择在这个时间点推出秦可以归因于特斯拉的入场。比亚迪和特斯拉都是年轻的汽车公司。作为一个以电池制造和代工生产起家的民营企业,比亚迪在2003年通过收购陕西秦川汽车制造公司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同年特斯拉在美国诞生,虽然十年间它唯一一款产品Model S年交付量也不过2万余台,但正是这款车让特斯拉风靡全球,被视为传统汽车行业的颠覆者。2013年9月特斯拉宣布Model S在中国接受订单,即使还没有公布最终售价、预订者还需缴纳高达25万元订金且交车日期尚不确定,截至目前,特斯拉中国已经接到数百辆订单。
“特斯拉在推广纯电动汽车和培育消费者习惯方面起到了极好的作用。”独立汽车行业分析师贺球辉说。特斯拉拉高了电动汽车的档次,让人们觉得电动汽车原来是一个高档的消费品,随着特斯拉进入中国,普通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关注空前,“这很可能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时代的到来”。
比亚迪正在努力复制特斯拉在营销上的成功。在销售前,通过“秦战列国挑战赛”和网上竞拍销售老总座驾的活动,秦在短期内吸引了市场大量关注。“比亚迪还在大力宣传自己的科技标签”,贺球辉认为,这有助于比亚迪摆脱自主品牌在品牌影响力上的一贯束缚。作为高端“迪粉”(比亚迪粉丝),华为高级副总裁余承东“要把自己的卡宴歇了换秦”的微博还让这款车受到更多IT人士的了解和关注。这似乎和特斯拉最初的消费人群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李云飞声称,“特斯拉的成功中有资本炒作的因素”,而比亚迪更为重视技术储备和整合能力,例如双擎双模中的核心技术全部由比亚迪自主研发。作为电池制造商起家的汽车厂商,比亚迪在电池技术上似乎比特斯拉更占优势。相比之下,一度身陷“起火门”的特斯拉并不具备对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的掌控能力,其涉及电池、电机和电控“三电”核心技术的关键零部件均来自外购。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证明比亚迪对电池的自信,秦将享受6年或15万公里超长质保,电芯终身保修。“我们的电芯终身保修,今后任何不提供保修的电动车都是耍流氓。”侯雁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说。
“特斯拉是新贵富人的玩具。”独立汽车分析师封士明说。与特斯拉“高富帅”的定位不同,秦的目标受众定为普通消费者。该车的售价区间为18.98万—20.98万元,购买时还可以享受不同地区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李云飞透露,目前秦已经收到了超过3000辆订单,未来月销量预计将达2000辆。另外,与上一轮补贴政策不同,新的补贴政策打破了地方保护主义。此前由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出台的新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明确表示,“示范城市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由此,李云飞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好时代即将到来。
不过,封士明表示,中国市场的复杂和宽广将会给比亚迪秦和特斯拉在深度推广时造成障碍。从这个意义上说,秦和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接受程度都需要时间检验。“即使特斯拉这么火爆,也是在刀尖上跳舞。”封士明说。
而在比亚迪方面看来,秦只是一个开路者。李云飞透露,未来比亚迪将推出更多新能源车型,包括此前已经曝光的双擎双模SUV“唐”——百公里加速仅为4.9秒,以及比亚迪纯电动超跑E9——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9秒。也许到那时,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对比才算真正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