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格石品牌移动电源 资料图片/中国电池网
实验课题:
8款“充电宝”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差距几何
实验时间:
3月4日-3月13日
实验地点:
成都高新区电子通信测试公共技术平台(摩尔实验室)
实验方式:
将新购的“充电宝”充满电,使用专业电子负载设备以恒定电流放电,通过测定其放电时间,进而计算出实际容量。
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可随身携带的“充电宝”神器成为不少市民的必备电子产品。不过,市民彭先生吐槽:“我用一个标称50000毫安时的充电宝给电池容量为3000毫安时的手机充电,理论上至少能充十多次,但实际只能勉强充两次。”
8000毫安时、10000毫安时、5万毫安时、100万毫安时……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标称容量越来越大,但实际容量是多少呢?“商报实验室”联合成都高新区电子通信测试公共技术平台(摩尔实验室),对市面上热销的8款“充电宝”进行测试。
采样:
受测8个样品,均从网上购买
3月初,我们通过“京东商城”和“天猫”网购平台,选择了罗马仕、图美、爱国者、品能、羽博、科智6款热销“充电宝”作为测试对象。这6款产品,在网上的销售量最少也有6万,最高的达23万。除科智标称容量为2万毫安时外,其余5款标称容量均在10000至11000毫安时左右。
另外,我们在“淘宝”上选择了两款标称容量分别达到15万毫安时和80万毫安时的产品。这两款产品其包装上并未标出品牌、厂址及合格证。最终,记者在这两款充电宝机身背后找到“康鸥”和“索雅”的名称。在淘宝上宣称为“80万毫安时”的“索雅”,机身上甚至标注出100万毫安时的容量。
实验:
8款充电宝中,6款容量尚可
成都高新区电子通信测试公共技术平台(摩尔实验室)技术负责人王伟为我们设计了实验方案。在长达一周多的反复测试后,8款充电宝的实际容量最终展示在我们面前。
王伟介绍说,厂商宣传的标称容量,指的是产品内部电芯的容量。在我们的测试中,测试的是充电宝输出了多少容量,也就是实际可用容量。因为其电压不同,电芯电压是3.7伏,而输出电压为5伏左右。这个容量不能直接与电芯实际容量相比。
实际上,“毫安时”并不是电能的单位。电能的单位是千瓦时或瓦时,1000毫安时乘以1伏,等于1瓦时。在衡量充电宝输出容量和标称容量的差异时,更科学的算法是将标称容量换算为瓦时,再与实测的结果做比较。
在我们的实验结果中,罗马仕的标称容量是10000毫安时(3.7伏),实测容量为6312毫安时、平均电压4.75伏,这相当于29.98瓦时电能。29.98瓦时电能与8103.24毫安时(3.7伏)电能相当。与标称容量做计算,这款“充电宝”的转换率为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