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记者走进北京静安庄的老国展,了解今年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参展情况。虽然历届汽车零部件展都比较冷清,但刚从人头攒动的新展馆回来的记者,面对着偌大展馆中空荡荡的展台、冷冷清清的买家洽谈区和无精打采的参展人员,还是多少有点不适应。
车展零部件展馆冷清的洽谈区
“今天来的人已经比昨天多多了。”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在开展第一天,整个零部件展馆一整天都看不到什么客户。不过,很多参展企业还是很懊恼:“我这次参展带了30份资料,可是到现在也没有发完。”一家零部件企业的参展人员忍不住抱怨。
● 人气低迷客户稀少
与整车企业参展主要以展示产品、技术、品牌形象不同,本土零部件参展企业更多的是为了寻求市场商机。有些专注开拓售后市场和海外市场的企业,准备的参展资料也十分详细。然而,让他们最头疼的是,几天下来却很难看到客户的影子。
此次由台湾贸易中心组织的台湾展团是本届零部件展馆中规模较大一个参展团体。该组织的负责人严丽婷女士告诉记者,台湾展团已经连续3年参展。此次他们组织了17家企业参展,展位共有26个。“我们的企业普遍反映,这里距离新展馆太远,前来看展的客户太少,企业收获不大。明年有的企业考虑只参加上海‘法兰克福展’。”严丽婷告诉记者,台湾的汽车零部件企业非常希望能在国内广阔的汽车市场中寻找商机,但车展带来的客户效应不太理想。
来自宝岛台湾的君威企业社的颜忠君告诉记者,他们此次参展带来了公司在车灯领域的新技术:灯具色温变化结构,这是一种可以在各种气候条件下满足驾驶者与行人安全需求的车灯色温照明技术。他表示,企业在展前已经与国内的整车企业有过接触,希望能通过这次车展让更多整车客户了解公司这一新技术。
与尚未在内地设厂的台企相比,一些早些年在内地设厂并有客户的台湾企业,似乎占据了更好的地利、人和条件。在泰琪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的展台,公司副总经理孙一龙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接待了很多新老客户,特别是一些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客户,对于他们的检测设备非常感兴趣。
辽宁新风的参展人员认为,现在展会承载的了解市场信息,增加与客户交流的功能已经越来越弱化了,参展对于企业而言似乎越来越没必要。不过,外国的客户似乎对零部件展馆更感兴趣一些。记者在很多展台上都看到国外客户在咨询产品。而一些规模较小的零部件企业显然也更关心海外市场的销售。
“我们每年都来,主要是希望能在海外市场找到一些机会。”在常州的一家车灯企业展台上,几个小姑娘用十分娴熟的英语与客户交流,她们告诉记者,他们企业每年都会通过参展得到海外市场订单。
也有的本土零部件企业拒绝参展,但又不想错过北京车展的机会,便选择在展场外向客户、媒体展示产品、技术的方式。比如,国内的汽车电子企业德赛西威便在展外的酒店举办了其新产品发布会,向媒体、客户介绍其最新产品、技术。
● 新产品、新技术罕见
在今年的整车展台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汽车动力总成、车联网、新能源、材料工艺、汽车内饰、配置的升级趋势。不过,这一点在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展台上,仍然很难体现出来。比如,在整车展台炙手可热的涡轮增压技术,记者就没有在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展台看到,其他轻量化、环保型的产品也甚少。
今年进入新展馆的本土零部件企业主要是法士特、华阳、航盛3家企业。航盛带来了其旗下全系列汽车电子产品,既包括传统的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车身控制集成系统,也包括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控制系统、智能手机互联、车联网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新科技产品。
华阳带来的新产品主要是一款车体中央控制台模拟装置。这一装置集结了包括10.1寸屏车载导航、数字仪表盘、空调控制器、HUD(抬头数字显示)、S1超级音效、行车记录仪、TPMS、全景泊车、车载无线充电等产品。
在老展馆,虽然骆氏集团、万向集团、凌云等几家大型零部件企业也参展,但展品亮点不多,大多是目前市场上应用较多的产品技术,而企业参展人员也表示,主要想借助车展平台与客户多些交流的机会。
电子电器展团也是此次参展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团体。不过,这些参展企业的产品同质化程度非常严重,而且产品也大多偏于小的部件产品,没有太多新颖之处。而在本土自动变速器产品已经逼近大规模量产的情况下,记者也没能从本土零部件企业的展台上,看到太多与此相关的零部件产品。在飞乐股份的展台上,记者等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一个展台工作人员。
几个小时的参观下来,记者得出一个结论,北京车展的零部件展馆对于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而言,已形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