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我为了生存而创业。30年后,为了责任选择再出发。
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我在柳市街头修皮鞋,常看到有人躲躲闪闪扛个麻袋走过,一不小心就会被镇里“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抓走。原来那麻袋里装的是铜材料,是从废旧的电器上拆卸下来的。这是温州人走南闯北跑单帮、做手艺发现的商机。大家一看赚钱,群起效仿,简直要把全国的旧电器都买回来了。
“打办来了,打办来了,赶紧逃!”十几岁的我对这句话印象极深。但很快,我也效仿他们,丢下修鞋摊,和几个朋友因陋就简地搞了个经营电器的小作坊。
人有时候是被环境和现实逼出来的。如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倒逼出来的。温州地少人多资源匮乏,为了生存,自古就形成了经商传统和深厚的商业文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温州人的商业天赋再次被激发出来。那时柳市街头几乎都是做电器的,很多人发了财,建了楼,但在当时发大财是不允许的,被认为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尾巴是要被割掉的。紧接着,“八大王”的事情就出来了。“八大王”一被抓,面上安静了一阵子,其实大家还在私底下接着干。
看到“八大王”被抓,我们很感慨,“人怕出名猪怕壮”。我们身处其中,只是因为规模小而没受关注。不久“八大王”平反,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在当时,成立一家企业还是容易的,不需要太多审批,只要申报材料符合要求即可注册登记。但如何给企业定性,政府颇费脑筋。我们温州当地的领导思想比较解放,允许3个人就可以搞1个股份合作企业,怕人家说“姓资”,就在企业性质一栏后面加括号,注上“集体”二字。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是当时最沉重的思想包袱。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不敢再扩大生产,再扩大就变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时想要政府批点土地给我们建厂房,一个领导跟我讲,“小南,不要搞大了。”我知道他是好心。那时很多人给中央写信,说温州被“修”(修正主义)了,走资本主义道路了。
还有产品质量问题。当时,温州成了假冒伪劣的代名词,国家有关部委发布了《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做工业产品的单位都要有生产许可证。
为合法生产、顺应形势,从1986年开始,我们积极申领许可证,从参加县里培训,到市里、省里审核,一直到机械部检查验收。我们三番五次才请到上海老工程师到厂里帮忙,光图纸、材料,就可以装一卡车。生产、质量该怎么管理,都是那时候学的。1988年,我们如愿拿到了国家生产许可证。当时的想法其实很单纯,我们把质量做好,满足市场需要,万一将来做大了,即便被认定为资本主义、不允许干了,那就充公给国家好了。
1989年,国务院八部委联合组成工作组来温州打击、整顿假冒伪劣,我们因为有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过硬,反而成为了被扶持的对象,生意一下子火了。
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到温州考察,市里领导叫我去汇报,我主动向他汇报我们厂是做什么产品的,还特别告诉他,我们的企业性质是“股份合作,后面还有个括号,写着‘集体’二字”。
他听罢大笑道:“不要担心,股份合作就股份合作,不用‘括号集体’,戴顶集体的帽子。不戴帽子,光着头不是更凉快吗?”他还说,温州小企业多,但缺少大企业。假冒伪劣的现象不仅温州有,全国都有。一定要培育大企业,有大锣大鼓敲起来,杂音就静下去了。
为了扩大规模,1991年,我们开始组建中外合资公司。因为那时候民营企业无法审批建厂房,只有中外合资企业才有土地指标。直到1992年,小平南方讲话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大家的思想包袱才彻底卸掉。整个温州一下子就沸腾起来了。
随着企业越做越大,为国家多缴税,为社会多创造就业,企业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地和政府越来越一致。当然,双方所看角度不同,短期目标也可能不完全一致。这时,我们最好做下换位思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感受到政策环境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未来30年,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后,我觉得政府的经济社会改革方向越来越明确,改革的决心也越来坚定。
外界说我们温州人“敢为天下先”,其实是因为那时生活环境太艰难了。刚开始就像小青年,涉世未深,做的事情也不大,什么都敢讲,什么都敢做。和老外打官司,打就打吧,一条小船翻就翻了。
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刚开始创业,是为了生存,现在企业做大了,就是责任了。因为正泰不是我一个人的企业了,现在有几万人跟着你一起干。老子说的“不敢为天下先”,我的理解是要尊重规律,顺应时势。这也是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历经了30年创业风雨、记得感恩的这帮人应有的态度。
作为老一辈民族工商业的优秀代表,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老先生,他的家国情怀、言传身教一直激励着我们前进的方向。正泰发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更应该在中国民族工业的崛起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做企业总是要交学费的,正泰也是如此。但只要方向对了,走快点、走慢点没有关系,要稳健,最重要的是文化价值观的认同。
回顾1993年,那一年对正泰很关键。为适应发展需要,正泰开始探索集团化经营。但那时也没个现成的模板,只能一边理解上级文件精神,一边参照各种资料。集团化的过程中,前后有30多家企业加盟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