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濒临破产清算边缘的*ST超日(002506.SZ),经协鑫集团牵头重组并更名“协鑫集成”后,8月12日重新登陆A股。盘前报价即达到800%,报10.98元/股,而一年多前停牌时其股价停留在1.91元。协鑫集成9:30正式开盘即被临停限制交易,涨幅达到890.16%。因首日复牌不设涨跌幅,协鑫集成注定将书写A股“乌鸡变凤凰”的新神话。
这场历时近一年的焦点重组,是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构建光伏帝国的关键拼图。重组协鑫集成之前,协鑫集团已经控股了两个港股上市平台,分别为保利协鑫能源(3800.HK)和协鑫新能源(0451.HK)。其中保利协鑫能源,截至2014年底,太阳能级硅料多晶硅出货为6.6万吨,硅片产量达13吉瓦,全球市场占有率均达到28%以上,今年预计多晶硅产能有望突破10万吨级别。协鑫新能源截至2014年末,开工在建项目超过1000兆瓦,建成并网超过600兆瓦。2015年目标新增并网量为2吉瓦,2016及2017年目标新增并网量为2.5吉瓦和3吉瓦。
通过两家港股上市公司,协鑫集团在光伏产业布局上实现两端控制,唯独没有涉足组件制造和电站EPC的中游市场。接盘*ST超日,朱共山就是想将其打造成专注组件制造和电站集成的角色,以实现光伏产业的垂直布局。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对此表示,这三家公司既涵盖了光伏上下游的主要业务,又避免了相互之间因业务雷同而带来的同质化竞争,整个产业链布局相对完整,极大增强了协鑫集团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
但有券商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协鑫体系整体的业绩释放或许要等到2016年中报。目前,A股的光伏泡沫已破,想要投资者相信协鑫的产业故事还需要时间。
为讲这个故事,协鑫已经准备了近一年的时间。作为中国首单违约债券“11超日债”的发行人,*ST超日自2014年5月28日起暂停上市,随后进入破产重整程序。经过近半年协商,形成由江苏协鑫牵头、联合8家投资公司出资的重组计划。以协鑫为首的重整方总共支付14.6亿元,用于清偿债务、提存初步确认债权和预计债券等费用。“白武士”协鑫集团的出现,延续了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神话。在利息支付违约9个月后,“11超日债”于2014年12月22日完成还本付息,解除了公司债违约危机。
除清偿债务外,江苏协鑫在重整计划中承诺,重组后的协鑫集成2014年实现净资产为正,且经审计的营业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2015年恢复上市。同时,2015年、2016年实现的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亿元、8亿元。如果没有实现承诺的净利润,江苏协鑫将以现金方式补差。
然而资产重组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协鑫集团曾对外宣布剥离保利协鑫能源的硅片生产业务,做价80亿元注入协鑫集成,但遭到部分股东和市场的一致看衰。交银国际指出,80亿元低价出售重要利润来源的硅片业务将严重降低公司短期盈利能力。多方压力下,保利协鑫能源于2014年12月19日宣布终止硅片出售计划。一周后,朱共山又抛出新方案,表示将*ST超日定位于高科技系统集成公司,并更名为协鑫集成,针对不同类型光伏电站项目提供融资、建设、运维等一体化服务。
这一轻资产模式公布半年后再生变数,协鑫集团打破此前不涉足组件生产的业内形象,6月4日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下称“草案”),拟计划以发行股份方式购买上海其印持有的江苏东昇51%股权和张家港其辰100%的股权、江苏协鑫持有的江苏东昇49%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6.3亿元。发行价格为1元/股,共计发行20.23亿股。
草案一经公布即遭到资本市场的质疑。有投资者表示,1元/股的价格过低(停牌前股价1.91元,增股除权后的参考价1.22元),且交易方江苏协鑫和上海其印的实际控制人分别为朱共山和朱钰峰,二人为父子关系,涉嫌关联交易。但协鑫集成6月19日在争议声中召开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草案。协鑫集成方面解释称,定位为一家“一站式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的商业模式,依赖通过提供差异化的超高效组件的系统及承包,满足多种不同项目对系统集成产品的要求。如果协鑫集成自己拥有组件产能,将帮助协鑫集成完成“客制化”组件生产、降低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和居民光伏项目建设成本,为不同地理环境的项目“量身打造”最佳系统解决方案。
根据草案,交易标的——江苏东昇、张家港其辰均为光伏组件生产商,合计可为协鑫集成增加4吉瓦/年的产能。其中,江苏东昇的1吉瓦为普通电池组件,张家港其辰及其子公司徐州其辰的3吉瓦为高效组件。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