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重量级的新能源汽车联盟“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以下简称“百人会”)在京成立。为什么说是重量级?因为这份成员名单中,有12位部级官员,科技部部长万钢、工信部部长苗圩、交通部部长杨传堂均在此列;11位院士,以及中国重量级车企的一把手,如徐建一、胡茂元、徐平、徐留平、徐和谊、尹同跃、李书福、王传福、安进、汤玉祥等人。
再看其致力于关注的课题,也是重量级,几乎囊括了电动车发展的方方面面。资料显示,“百人会”在2014年拟将围绕充电基础设施相关问题、动力电池相关问题、纯电动汽车示范推广与商业模式、增程/插电式乘用车技术路径及节能减排分析、微型电动汽车有序发展与规范管理、中国电动交通一体化和智能化系统研究、国内外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和分析、全球电动汽车的政策梳理和创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不同技术路线的分析等九个重大课题展开深入调研和研讨。
重量级的成员+重量级的研究课题,是否能为我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很多业内媒体给出了非常乐观的期待,但笔者的观点却与之相左。
原因且听我细细道来:其一,由上而下的筹备出发点,使“百人会”具有先天缺陷,最终可能真的就变成一个“会”。
据理事长陈清泰介绍,“百人会”是在原国务院总理李岚清的倡导推动下,在科技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政府部门的建议下成立的“中国电动汽车领域跨学科、行业、部门、所有制的,非官方和非营利性的政策和学术研究机构”。
但实际上,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电动汽车能否真的发展起来,企业有没有内生动力才是最关键的。如果这个“会”是某几个汽车企业自发形成的一个联盟体,以求得在某一技术研发上互补合作与交流,实质性意义会更大。
其二,落脚点务“虚”,可能流于形式和数据。
笔者看到,“百人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关系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举办各种专题研讨会和年度论坛,促进不同产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最终形成研究成果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照笔者看来,上述的课题研究、任务安排没有任何错,但研究问题过于宏大、领域太多,给人一种“认真你就输了的错觉”。上学时,老师告诉我们,好的研究问题应该是,切口较小,可以不断往下延伸,像一棵倒着生长的树。电动汽车的落脚点也应该如此——从某一个或某两个最急迫的问题开始,不论是技术突破,还是政策法规,最后都要落到可执行的层面,比如如何让充电桩进入新建小区,如何回收处理废旧电池,如何尽快解决王传福提出的电动大巴补贴低于传统柴油大巴的问题等。解决一个执行层面的问题,比开多少专题研讨会和年度论坛都有意义。
其三,国内同类联盟尚无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先例。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