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果粉,还是苹果的竞争对手,都对iWatch翘首以盼。据路透社报道,苹果希望借iWatch打造全新的移动医疗平台。
笔者认为,在首款iWatch规格和平台运行规则没有被苹果公司正式确认前,谈论其市场前景还过早,就像一个胎儿还在妈妈腹中孕育时,就谈论他是否能考上清华一样,纯属娱乐性占卜。但苹果iWatch跳票多次,憋也该憋出大招了。
为何智能手表“火”不起来?
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智能手表,林林总总有30多款,但从市场反馈看,无疑都算不上成功。智能手表之所以“火”不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硬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和短板;
目前已经上市的智能手表,在硬件上都算是先天不足的“早产儿”,芯片、电池和显示屏等关键组件的供应商,面对可穿戴设备即将到来的浪潮还没完全准备好。
2014年的CES大展上,英特尔展出的爱迪生(Edison)芯片,虽然小到与普通SD存储卡相近,但如果用它来做智能手环和智能耳机,便可想象成品的体积有多大。这个被英特尔视为未来可穿戴芯片市场的拳头产品尚且如此,就能明白目前的智能手表还是显得如此笨拙的原因了。
电池技术其实近几年发展还是相对缓慢,单位体积的电荷容量并无明显提升。目前市场上在售的智能手表,如果用户高密度使用,甚至需要一天充一次电。根据飞思卡尔等厂商透露的产品规划,未来无线充电方式可能会成为智能手表的标配,但电池容量和续航时间短期内依然看不到明显改善和提高的迹象。
第二,产品定位模糊,用户群不明朗;
目前在售的智能手表,都需要借助智能手机才能实现其完整的功能,它看起来更像是手机的高级附件,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产品。中老年对健康更在意,但除了极个别对新生事物愿意尝鲜的中老年数码极客,目前智能手表枯燥无味的应用难以吸引他们。
平板电脑之所以广为流行,与它可以简易上手的特性密不可分,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基本无师自通。而智能手表,既满足不了广泛性的通用性需求,又满足不了特定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卖得不好,便是自然了。
第三,缺少杀手级应用和商业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