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回放:
北京时间4日晚,欧盟对中国强征光伏临时反倾销税消息传来,无锡尚德一位高层打开手机,查看光伏中概股的股价表现。
“几家企业的股价都蹦跶了起来。”这家仍处在破产重整期的企业高管说。在他看来,这个利空中国光伏业的消息之所以未吓退投资者是因为11.8%的初裁税率。
局外人并不知道,税率从此前欧方拟定的47.6%下降到11.8%是中方尽了最大努力才取得的。对于目前的结果,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天给出的评价是,中方并不满意,但是这已经来之不易。
“我认为这其中李克强总理亲自做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说。
尽管欧盟高高举起了反倾销大棒,但尚未到落锤定音之时。
双方在8月6日前还有两个月的斡旋时间。商务部披露,本月中旬在京举行的一项中欧经贸会议上,就将把光伏贸易争端摆上台面讨论。
中欧光伏博弈结果几何除了要看政府高层的斡旋之外,企业层面的交锋亦是关键因素。
德国莱法州太阳能光伏安装企业Juwi新闻发言人罗赫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已经会同其他同行业企业,联合向德国太阳能协会递交申请书,要求取消对中国的反倾销关税。
位于德国西南部的莱法州此次受到的影响不只是光伏领域,还可能涉及葡萄酒产业。全德最大葡萄酒基地正位于莱法州。商务部已经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中国电池网-中国电池杂志,6月7日)
编辑酷评:
打架的局面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除非那些心存起哄架秧子的。
每一次贸易争端的背后都是“利益”二字在做背书。利益摆不平,就开始使用非常规手段来实现保护自己利益,站出来骂街挑火,然后是抄起板砖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抡过去,一则是给自己壮胆,一则是吓唬一下对方,试探一下对方有什么招回应。
欧盟的做法不过如此而已,因为,中国低廉的商品伤害了欧盟国家光伏生产企业的利益。为了敲山震虎,欧盟只能挥起贸易的大棒来“约架”。其实,这是中欧贸易之争的一个表现符号罢了,我们历数欧盟的贸易保护罪行,已经不是一桩一件了,而是它已经对廉价的“made in china”感到很头疼。
“约架”不是本质,本质是喊着号子背后的利益分配。我们看到,国家领导人也出面斡旋此事,相信欧盟也不会一意孤行,把这场架打个头破血流。
还有一点就是,在现在整个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有企业裁员、很正常的企业市场行为,却被一些媒体拿来说事甚至大肆宣扬、连篇累牍,目的是什么?很让人不屑。断臂求生也好,破产并购也罢,市场说了算,但关键一点是谁都想活下来,而活下来才是王道。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