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箔单纯的按产品来说还不能归属锂电池材料这个门类,但是,锂电池却绝对离不开铜箔这种材料。”看似矛盾的话,却表明了一件产品尴尬的定位。
在灵宝华鑫铜箔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李保平看来,铜箔在锂电池行业是一个非常细的领域,不像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隔膜等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那样具有明显的可识别度。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细分市场,在中国却有20亿的规模。
“铜箔市场是锂电池行业的比较边缘化的一个细分领域。”李保平认为,中国锂电池铜箔的市场份额在20亿左右,但是行业的利润相对来说比较薄,净利率在3%左右。
目前,国内铜箔的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只有少数高端产品会用到日韩的铜箔。铜箔出口同样比较少,日韩企业都有自己的铜箔产品,三星SDI的锂电池就是用本国的铜箔。
铜箔根据技术规格的不同,主要应用在两个不同的领域。现在生产的铜箔一部分是做PCB线路板,另一部分用于锂电池。就灵宝华鑫而言,PCB占比55%,锂电池占比45%。
“铜箔在锂电池中主要充当两方面的作用,其一是充当载体,其二是充当集流体。”李保平告诉高工锂电,铜箔一方面作用是承载石墨或者人造石墨等负极材料,另一方面作用就是导电。好铜箔最重要的指标是均匀性,铜箔的均匀性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影响到锂电池的一致性。
铜箔虽然在锂电池行业是一个比较边缘的细分市场,但是,因为不可或缺的独特优势,铜箔企业对电芯厂的发展状况也是最为熟悉了解。
“国内的180650电池项目上马的速度很快,基本上只要资金到位了,很快就能实现批量生产。”李保平认为,中低端电芯依然是当前中国锂电池行业的主流,因为随着这个行业慢慢发展成熟,行业的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都降低了很多。
“之前我参加过一次在吉安的新厂的开幕典礼,新厂在7月份才开始建成投产,公司负责人在典礼上表示9月份就要开始实现盈利。”在李保平看来,做低端电芯的厂家要做到一个月产5万支/天左右的规模,只要投入1000万左右就可以。
这种情况的出现也直接导致电芯企业的利润率的降低。“之前锂电池行业利润率有13%以上,现在虽然降低了一些,但是也有10%左右。”但是,随着三星的进入,10%的利润率必然会被进一步稀释,这个时候就必然会伴随着新一轮的洗牌。
三星18650电芯降价,对于中国18650电芯市场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必然降低了更多企业进入这个领域的热情。
与数码消费类电池持续的订单需求,动力电池对铜箔的需求则相对要少很多。
“动力电池和数码电池最大的市场区别在于数码电池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持续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领域。但是,动力锂电池的消费领域还没有真正的打开。”李宝平认为,动力锂电池到现在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一个方向。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