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新能源车的话题又热了起来,先是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的相关政策。5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明确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接着,武汉、西安、上海等多地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开始逐渐从政策鼓励阶段迈入真正的实际操作阶段。
各地推出扶持补贴政策
随着新能源汽车被保驾护航,武汉、西安、上海等多地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应用推广政策。在西安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中,不仅涉及政府采购中新能源汽车所占的比重,还涵盖了基础设施建设、私人购买补贴以及各项使用特权。
记者从《西安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了解到,到2015年,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将达11000辆。其中,2014年推广4150辆,2015年推广6850辆,至2015年末,累计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不少于500辆、公务车不少于600辆、社会车辆力争达到7700辆。 针对公众担心的充电桩入户难的问题,西安市要求今后新建各类停车场需建有30%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到2015年西安市将建设立体充电塔4座(1600个充电车位)、地面充电站42座(2100个充电车位)、分散式充电车位7000个,建设16家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点。
为推广新能源汽车,西安市还制定了一套综合推广政策体系。对在西安市辖区内购买、注册登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单位和个人,市财政补贴参照国家财政补助资金标准按照1∶1给予配套补助,对符合政策的新能源汽车,免缴车船税。
新能源车地方目录有望取消
据悉,5月21日工信部在北京召开交流会议,邀请39个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或区域负责人共同商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意见。此次会议的主题之一,即为清理地方保护政策。
据了解,目前全国40家新能源汽车试点应用城市中,北京和上海最先推出“地方目录”。据《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审核备案管理细则》显示,在当地政府认定的能享受地方补贴的新能源产品中,并不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因此,荣威550Plug-In、比亚迪秦等车型未能入围北京市的目录。“地方目录的取消对新能源生产企业的销量提升会有帮助,而销量提升也可以分摊研发等各项成本,从而拉低新能源汽车售价,最终受益的将是消费者。”比亚迪汽车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之前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不能快速被消费者广泛接受,除产品本身以及配套的问题外,地方政府设立的隐形门槛也是原因之一。有的地方政府为保护当地企业,设置地方目录,阻止了部分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进入。
车企尝试新能源商业模式创新
记者从中汽协汽车产销数据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破万,达到10501辆,同比增长154%。其中4月单月增速为251%。伴随着中央、地方政策陆续出台,各大车企也在尝试新能源推广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寻找市场突破口。
上汽曾联合租车企业一嗨,率先在上海开展荣威E50的租赁业务,先期投放数量达到50辆左右。经过一年多的运营,荣威E50目前的出租率可达70%以上,与传统车基本相当。此后,上汽还进一步联合高校,开展新能源汽车的分时租赁。此外,被誉为“城市名片”的出租车市场也成为车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渠道之一。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之初,就将目光投向出租车市场。除了比亚迪,包括东风日产启辰、众泰汽车等都将出租车市场作为拉动新能源汽车私人推广的示范基地。
业内人士表示,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肯定是会起到一定的刺激推动作用。但是车企若没有核心技术,仅凭借一味的政策补助,也无法为行业提速。此外,政府对于车企的政策支持力度可以更大一些,尤其对自主品牌车型的补贴。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