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上午9时,《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立法听证会在广东迎宾馆如期举行,就广州城是否“禁售”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人力三轮车展开激烈讨论,16名听证代表中(注:原定18人,有2人缺席),9人支持、5人反对、2人中立,还有2名特邀嘉宾——— 市人大代表叶雪文和市政协委员刘岩均表示支持“全面禁电”。而在听证会场外,也有“五禁后,生活很难受”和“五类车,隐患多”两种声音。听证会后,市法制办将根据各方意见对草案进行研究并修改,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再报市人大审议。
数据显示“五类车”成交通“杀手”
广州市公安局陈述人周远帆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州自2006年实施“限摩”、“禁电”以来,2011年—2013年交通警情同比依次下降13.4%、6.6%和7.5%,交通伤亡人数也逐年下降。周远帆认为,广州每年在机动车保有量增加的情况下,死亡事故是下降的,足以说明政府系列配套措施的成功。而3年来“五类车”对交通事故的影响是上升的,交通事故分别为1475、1433和160 5宗,分别占全市交通事故总数的55 .3%、58.3%和63.6%,“其他事故指数都在下降,只有这个上升”。
根据上述数据,“五类车”的确是广州交通的第一大“杀手”。但超标电动车仅是“五类车”的一个种类。
从事电动车行业16年的绿源投资控股集团董事长倪捷拿出其《电动自行车快速发展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白皮书》,白皮书通过对10年来《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年报》的数据分析显示,“10万人死亡率”,摩托车最高,自行车次之,电动车最低。因此,他认为电动车替代自行车及部分摩托车有利于降低两轮车交通的整体死亡人数。
电动车国标已不合时宜吗
支持“禁电”的听证代表们均认为,电动车的安全问题首当其冲,在他们看来电动车全部都是“五类车”,均属于超标范畴。
对于电动车超标,一位中山经销商向记者承认,若以1999年的“国标”为依据,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电动车确实都超标,甚至在速度和重量上超出2倍以上。
倪捷则表示,这个“国标”现在看来已不合时宜。里程越来越长,就意味着电池越来越大,重量也越来越重,当时写标准时只想到代替自行车,“哪里想到农民工进城”。
2013年,电动车“新国标”呼之欲出,但至今,仍没有听到落地的消息。
两问:
郊区公交不发达 老百姓要走远路吗?
广州行政区域内“禁电一刀切”让一些市民不理解。“虽然有公交车,但从我家走到公交车站有2公里以上的距离,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买不起汽车。”家住番禺的旁听者曹大方认为,如果公共交通系统真的发达了,那么电动车被取缔自然没有多大影响,但目前的广州还无法达到那个水平,“广州真的很大,不是只有越秀区,不是只有天河区”,郊区市民出行怎么办?
行业代表王继红提出,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能否先对电动车进行分类?通过设定不同的电动车标准,以适应广州不同区域及路段的电动车行驶。
“禁售”来得太突然 物流怎么办?
多位代表都提出,电动车早已遍布广州,现在搞“禁售”,是否太突然?市民代表肖劲导说,任何工具在停用前应该先停产,然后停售,最后才是禁用,这是一个逻辑问题。“现在‘禁售’给生产销售企业带来的损失,谁来赔偿?”
对于已经拥有庞大用户和产业链基础的电动车行业,广州市人大代表曾德雄和近年来积极参与公共政策讨论的老政协委员王则楚均对草案实施后的可行性表示担忧:“过去8年,广州禁而不止,现在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物流等行业又如此依赖,即便强化措施,能否达到效果?”
对此,支持“禁售”的代表无人给出解决办法。专家代表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部长黄镇泽提出一个建议,希望对快递等特殊行业颁发特殊行政许可,允许其使用符合“国标”的电动自行车先上牌后上路,将电动车作为广州交通工具的有益补充。
新闻链接:
广东电动车年产值超百亿 有企业10月销量降五成
从1995年第一台电动自行车问世到现在,该行业已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伴随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及2006年电子商务起飞后,电动车在中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
广东省电动车年产值超过1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四。近日,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副部长黄镇泽披露了上述情况,他还公布,广东省整车生产企业超过150家,各类配套企业100余家,年产量超过40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