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岛城首辆双源无轨电车上路试跑。
很多市民都知道,岛城2路、5路、30路公交车目前大部分都是带着“大辫子”运行,一旦遇到线网故障或者是路阻,这些电车只能“趴窝”在现场。记者20日获悉,经过改装和试验,岛城首辆即充式双源无轨电车正式投入运行。这辆双源无轨电车除了“大辫子”以外,还安装有车载的电池。在线网覆盖的区域,电池能够自动充电,而到了线网盲区,电车照样能够运行。这种改造有望使电车突破线网的限制,运行上更加灵活,方便更多的市民出行。
20日上午,在位于胜利桥的青岛公交集团五路队,记者见到了岛城首部改造升级后的双源无轨电车:蓝色海浪喷绘一新的车身图案,特别有动感和青岛海洋特色,车尾部“青岛巴士,真情伴您行”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据悉,这辆无轨电车长约10.5米,有28个座位,可载客73人,除了外形颜色发生变化外,该车辆与现行车辆几乎无差别,不过打开侧盖后,里面多了36块电池。
记者了解到,这部电车2010年投入运行,今年8月份被拖车运到武汉,由青岛公交集团与东风扬子江公司技术人员一起开发,对这辆无轨电车进行升级改造,历时三个月改造完成后,在武汉当地进行了多日空载运行,这才拖回岛城投入运行。
“这部车采用了双源电控技术,在交通拥堵、线网断电、故障或在前方有其他车辆阻碍时,可以自动收起集电杆,也就是俗称的"大辫子",使用车载辅源储能系统绕行通过,继续前行。”公交集团技术处处长于飞说,该电车最大的特色就是只要集电杆接触了电网,车载储能系统就开始自动充电,无须再格外给电池充电,电车在路上运行时,电池就能自动蓄电了。
“这种双源无轨电车增加了无轨电车储能系统和能量回收系统,与传统电车相比,该型电车在没有线网的路段或者在集电杆脱线的状态下,续驶里程可达到25公里。”于飞告诉记者,目前这辆车上配置了36块电池,总容量为36千瓦时,还配置车载电机,当车辆处于静态充电时,需4小时充满,当车辆边行边充时,每小时可以充电10千瓦时,经过在武汉、青岛公交的试运行检测,每公里消耗电能1千瓦时左右。
记者了解到,此前的有轨电车只能依靠电网运行,因为受电网限制,遇到断电、电网故障等情况,只能等待;有时遇到路障,只要“大辫子”够不着电网,电车就不能绕行,往往会出现车辆“排长龙”等待的现象。而使用这种双源无轨电车时就可脱离电网像普通汽车一样正常运行,遇到这些特殊情况时就可以保证将乘客送到终点站,不会停在路上。
据了解,这辆双源无轨电车采用的电控技术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扬子江在线充纯电动车电控技术,电控设备采用后置方式,不占用乘客空间。改造后的车辆保留了无轨电车的低噪音,行驶平稳,加速快的优点。另外,这种双源电车可以用电网在运行中充电,解决了纯电动车的充电时间长、换电麻烦等问题,也不需要设立充电桩,省时省力,还节约成本。
“这部升级的双源无轨电车是在原车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而生产的该型新车储备电能续驶能力更强,只要有10公里的电车线网充电,线网外就可以续驶90公里左右,而且相对成本要低很多。”东风扬子江公司技术人员介绍。
“青岛公交下一步将引进这种电控技术,在现有车辆上进行推广改造,提高无轨电车运行的机动性,在今后的无轨电车车辆更新中也首先考虑这种车辆。”于飞说,目前岛城共有2路、5路、30路共3条无轨电车线路,无轨电车共有111辆,而三条线路线网总长度达29公里,满负荷运行时可容纳150辆电车同时在线运行,而使用双源无轨电车后,线网容量可大大提高,满足更多车辆同时在线运行。
新闻背景岛城无轨电车已运行55年
1959年11月,在当时我国石油储量尚未探明、燃油供应十分紧缺的条件下,青岛市政府成立了无轨电车筹备部。1960年10月21日,自火车站到市立医院路段无轨电车通车,全长2.27公里,运行车辆3辆。1963年1月第一条电车线路由西镇到延安路广场正式建成后,该线路编号为2路,后延长到手表厂。1965年,由火车站到造纸厂的5路电车线全部建成。1981年第三条电车线路通车,自东镇到造纸厂,线路编号为30路。
据悉,无轨电车具有牵引力大,营运成本低,噪音小,无污染等优点,特别适用于青岛地区。近50多年时间里,无轨电车经过蓬勃发展的时期,在公交车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青岛公交集团先后多次对电车及其供电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投入相应资金对电车变电站进行改造工程,实现了电车变电整流站无人值守自动控制功能。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无轨电车曾经是青岛市公交车辆的重要车型之一,但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岛城电车的发展进入停滞期。2004年以后,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而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增强,无轨电车零排放,低噪音以及动力性好等环保与节能特点,重回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当今国内外城市公交竞相发展的主力车型,北京、大连、武汉等十几个城市目前都在发展无轨电车。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