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信研究所公布的国产手机数据,2014年1-10月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出现了衰退迹象
近日,随着工信部电信研究所公布的国产手机数据,2014年1-10月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降幅10%,这就意味着市场上至少有3000万部手机没有得到市场的消化。而早在2014年初,IDC就首次宣布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度负增长——2013年Q4出货量9080万部,比Q3下降了400万部。智能手机市场面临调整已经既定事实,不管是阵痛还是长痛,国产手机厂商都临近变革的风口。
变革的希望在哪里?
智能手机趋向于饱和,结束野蛮生长的阶段,这就意味着市场个格局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我认为这种变化的源头在于消费者需求的成长——他们把对智能手机的要求从“能用"向"精品"转移,售价虽然依然敏感,但是他们比过往任何时候都更注重设计、品质和智能手机真正的内涵。这就对智能手机厂商的创新能力和技术积累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毫不夸张地说,只有在这两方面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在这场变革中生存、发展。
现时,国产手机品牌相对于国际品牌,在在中国市场份额持续走高,但是问题也暴露了不少,平均销售价格持续走低、品牌溢价能力偏低、价格战惨烈、缺少核心配件和上游渠道掌控能力等问题一一显现,这些问题会让手机厂商利润骤减,从而无法再度投入到技术创新中,形成螺旋下滑的恶性循环。
但是,回望从功能机到智能机这一路的发展,挑战总是伴随着机遇,因为用户的疼点永远存在,如何抓住疼点,顺应变化,才能适者生存。2005年时,很多人因为学习、生活的不同需求以及运营商的原因,兜里都揣着2个手机,酷派首先发现并抓住了这一机遇,推出了第一款双卡双待手机,在功能上赢得了这批用户的共鸣,这种手机到现在也颇受欢迎。
小米在2010年时发现Android的UI和生态均十分混乱,用户体验远不如苹果,为此下定决心要改进Android的个弱项,随后诞生的MIUI的 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也就此奠定了小米发展的基础。
2013年底4G开始试商用,很多厂商都认为4G不会再短期内不普及,但是酷品发现很多移动用户都在3G甚至是2G网络上龟速爬行,因此囤积4G芯片,大胆抢先布局4G手机市场,到了2014年春天,这个策略的威力得到体现,据赛诺数据显示,从5月起,酷派连续3个月获得了中国4G手机占有率第一的份额,7月的占有率达到了15.78%,领先于OPPO和三星。而此时很多手机厂商才回过神来,开始猛推4G。
所以,按部就班发展的手机厂商显然会在变革中被淘汰,变革的希望在于谁能率先预判出哪些才是用户愿意接受的下一个产业热点,并且有能力快速解决用户痛点。
变革的路径思考
那么变革之路改怎么走?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握风暴的源头,也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和疼点的变化趋势,并把这些都实实在在反应在产品上。经过了智能手机普及阶段的用户,已经较为深入地接触了智能手机的方方面面,但总的来说,共通的疼点还是有不少的,比如近日爆出的好莱坞艳照门,就源自智能手机在云存储和自身安全防护的缺失。
随着用户把大量的数字财富和实际财富(理财和支付)都寄托在移动终端时,智能手机的安全性就成为不可忽视的新问题。因此,我们看到新近的智能手机都在增加指纹识别的安全功能,苹果、魅族、华为、HTC都推出了带有指纹识别的机型,酷派也将要推出在物理层面硬隔离的双系统智能手机方案,从源头切断了黑客入侵的可能性。
此外,智能手机在电池续航上的短板由来已久,电池做得越来越大,还是解决不了一日一充的难题,反而徒增重量,充电也极为缓慢。目前已经有不少厂商推出了快速充电技术,算是解决了一部分疼点,假如有厂商能在电池技术上突飞猛进,把智能手机的充电周期延长到3-5天,那么它必将成为新时代的霸主。
其次,安卓手机竞争已经进入了品牌个性细分、追求生态品质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已经进化,有了明确的目标和个性化需求,他们拒绝在数百款平庸的产品中遭遇选择恐惧症,因此,机海战术已是过去式,这应是广大手机厂商的共识。品牌的细分有利于智能手机厂商准确锁定目标用户群,并在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等方面做出针对性的举措,才有可能做出极致的“爆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