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及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能有效解决我国所面临的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等危机。此外,将新能源作为未来我国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和赢利点,也将是中国汽车历史的转折点与重要营利模式的变化所在,中国必将会成为世界新能源汽车普及的第一大国,多元化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看好,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只有与法制化智能化结合才能发展更长远。
未来十年中,电动车或将是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点,因其恰与汽车的智能化转型相遇,两者的结合给了市场更大的思考空间。而混合动力只是汽车企业在基于现有产品线延长生命周期的一种策略。
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始终停留在概念阶段,国人对此了解较少,只是在一些大城市知识界和限购一线城市才略有少量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续航能力,其次是充电设施(如充电桩)没有跟上。再次是各地方政府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争相建立充电站作为新的政绩起点而雷声大而雨点小。此外,多年来一些车企搞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只是想能获得政府的补贴骗取,不愿投巨资搞研发,只限于拼装几台样车和车展展车的显摆阶段,离量产化却遥遥无期,进而被业界谓之“对上欺骗对下忽悠”。
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中央政府不遗余力地出台了包括购置税减免、免费牌照以及政府公车采购支持等一揽子计划,并从政策层面做出要求,呼吁打破新能源汽车的地方保护,并投入巨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但从如今落实情况来看依然难言乐观,虽然有65个城市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配套政策措施,但目前仅有几个限购的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在有条件地推广新能源汽车。如国家明文要求破除新能源汽车的地方保护,但目前新能源汽车要进入北京和上海市场,仍然需要先进入当地政府的新能源地方补贴目录,并经由单独的本地测试和试验才能准入。
与此同时,在一些不设置地方目录的城市和地区,也有诸如“当地建厂”等隐形门槛的存在。如在私人基础设施(充电桩)的落实上,政策遭遇来自社区等力量的抵触以及电力部门不积极的消极态度。另外,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有意放开公共充电站的建设准入,但由于盈利模式不明,民资进入充换电市场的热度并未如想象般高,基本上仍处于观望状态。不可否认,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仍然是诸侯割据、一盘散沙的地方保护主义利益堡垒现状,这给所谓“弯道超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与阻力。
今年前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累计销售约4.7万辆,全年最多达到5万辆,远远达不到国家预期和期望的市场目标值。“从总量上看,一年时间过了三分之一多,任务却完成了不到六分之一。” 这些年来国家每年对所谓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高达成百上千亿元的天文数字,明年国家还拟补贴新能源充电设施, 最高过亿元,但从今年新能源汽车才5万辆左右的回报成绩单不难看出,中国全体纳税人白花花的银子绝大多数都给打了水漂,同时巨额资金的去向与用途却成了个千古之迷。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品系类别上,也存在着种种政策上歧视弊端与地方保护主义。如国家出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贴,而非插电式汽车则不补贴政策,导致今年市场上混合动力汽车全面滞销,出现无论公交还是轿车全都是插电式的怪圈。再如在一些被限购城市,私家车消费者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就是为了一拿牌照二拿补贴,平时基本上都是以传统燃油汽车方式在行驰。另外,还有很多城市公交公司购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公交车,也基本都是以常规混合动力的形式在运营。尤其是在当前充电桩建设不足的情况下,使用插电式和增程式电动车实际上等同于使用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并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此外,插电式混动汽车很容易在技术上造假,车企只要在传统的汽油车后轴安装一个假电动机就能改装成插电式混动,这个电动机既可以用,也可以不用。
由此可见,新能源汽车“打擦边球”以及进口新能源车享受“超国民待遇”的政策,不仅扭曲了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真实需求,假环保实污染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下厘清在新能源汽车的真假“李逵”是首当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