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锂电网(li-b.cn),锂电产业链服务全平台!
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  广告单价 |  锂电资讯
首页 > 资讯 > 分析 > 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占全球近一半 但增长主要是低端

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占全球近一半 但增长主要是低端

来源: | 作者:admin | 分类:分析 | 时间:2016-09-24 | 浏览:6108
文章顶部
摘要:中国隔膜行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国内能够规模化生产并批量给下游电池厂供货的隔膜企业大约在15家左右。

中国锂电池隔膜产量占全球近一半 但增长主要是低端

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的增长带动了锂离子电池的增长,进而也带动了锂离子电池内含组件的增长。

锂离子电池含有四大关键性原材料,分别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

隔膜作为锂离子的内层组件,可将正极与负极材料隔开,防止两极接触而造成短路,容许离子通过而不能让电子通过,从而完成在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快速传输。隔膜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内阻、放电容量、循环使用寿命以及电池安全性能的好坏。

7月29日,直属于工信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咨询企业赛迪顾问(08235.HK)发布《中国锂离子电池隔膜行业白皮书(2015)》称,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带动,全球锂离子电池隔膜产业在2014年整体产量为11.85亿平方米,产值达到20.75亿美元(约合128.8亿元人民币),分别同比增长41.58%和12.18%。

“产值增幅明显低于产量增幅的原因在于,随着隔膜行业的逐步成熟,行业的技术壁垒逐步被突破,整体隔膜的平均价格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赛迪顾问分析。

日本的Asahi Kasei(旭化成)和Toray Tonen(东燃化学)、韩国的SKI是全球最大的三个隔膜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49.79%。今年2月,通过收购Polypore从l将此前隔膜产量全球第二的生产企业美国Celgard纳入旗下,旭化成市场份额高达30%左右,加剧了在隔膜领域的垄断。

凭借着成本优势,中国企业Green和Senior的隔膜产品在2014年的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6.75%和5.06%。

赛迪顾问认为,Senior开始大规模的给韩国LG供货,足以说明国产隔膜已经开始在国内替代进口隔膜,且部分已经进入到诸如LG、SDI这样的一流大企业。

中国市场2014年全国隔膜产量达到5.75亿平方米,占据全球产量的大约48%,同比大涨94.08%。不过,产品主要集中在低端的干法隔膜产品领域。

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工艺包括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同时干法工艺又可分为单向拉伸工艺和双向拉伸工艺。目前中国1/3以上产能使用干法双拉工艺,产品在中低端市场占据较大比例。

虽然出货量增幅大,整个隔膜产值在2014年仅同比增长15.32%,达到20.5亿元,增幅不到产量增幅的1/3。

对此,赛迪顾问表示,随着隔膜尤其是干法隔膜竞争的日益激烈,国产隔膜的市场价格下降幅度非常明显,以河南义腾为例,2014年其干法基膜的平均价格已经低到2.3元/平方米,但是高端的隔膜产品仍保持在5元/平方米以上的价格。

“中国隔膜行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国内能够规模化生产并批量给下游电池厂供货的隔膜企业大约在15家左右。”赛迪顾问介绍到。

赛迪顾问认为,锂电池隔膜的产量完全取决于其下游锂电池的产销量情况,而锂电池未来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基于此逻辑,赛迪顾问预计到201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产量将达到16.8亿平方米,到2017年增长到35.5亿平方米。

对于中国市场而言,下游需求的带动和整个国产隔膜对进口隔膜的替代会非常明显,且将会有部分隔膜企业将其产品实现出口。因此,中国隔膜产量的增幅会远高于全球,预计到2015年中国隔膜将达到9.5亿平方米左右,占据全球逾50%市场份额;到2017年将达到22.5亿平方米,全球市场份额达到六成以上,成为全球重要的隔膜生产国家。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
分享到:

合作机构: ofweek锂电网 | 电池在线网 | 亚太电池展 | 巨典展览 | 德泰中研 | 振威展览 | 亚化咨询 | 知行锂电 | 高工锂电 | 深圳市电源技术学会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锂电网(li-b.cn) | 粤ICP备18158530号


扫码关注微信
获取更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