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汽车公司丰田日前宣布,将无偿提供自己的5680项燃料电池相关专利(包括正在申请中的专利)的使用权。
发明专利一向是企业竞争时的杀器,专利拥有者们一向也抱着“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宗旨严防专利外泄。没专利或专利少的企业,则使出各种招数来积攒专利,以免被对手釜底抽薪。联想收购过气的摩托罗拉移动,小米手机在印度被禁售,就是这方面的正反两例。
但丰田为何挥刀自宫?
因为燃料电池车在市面上相当罕见,新能源车的主流车型是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很少汽车企业把燃料电池车作为主攻方向,消费者对该车也知之甚少。
燃料电池车的工作原理是:作为燃料的氢在汽车搭载的燃料电池中,与大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化学反应,产生出电能来带动电动机工作,由电动机带动汽车中的机械传动结构,从而驱动汽车前行。由于燃料电池的反应结果主要是水,因此被认为比纯电动车或插电混动汽车更为环保。
丰田开放专利的具体内容为:在市场导入初期(丰田的预计是到2020年底为止),无偿提供燃料电池组(约1970项)、高压储氢罐(约290项)、燃料电池控制系统(约3350项)的专利使用权。为促进加氢站尽快普及,将无限期无偿提供制造、供给氢气的加氢站相关的专利(约70项)的使用权。
无独有偶,去年6月特斯拉汽车CEO马斯克也宣布对外公布特斯拉所有专利,鼓励所有汽车制造商都来关注、使用特斯拉的专利技术。其开放的专利中,104项与电池以及电池安全控制系统有关,28项涉及充电技术。
丰田和马斯克不是活雷锋,他们有自己的战略打算。燃料电池尚处于市场启动阶段,规模小、成本高,加上加氢站未普及,让市场先行者丰田无法取得预期收益,无法覆盖巨额研发成本。
特斯拉的纯电动汽车也面临同样的境遇。虽然各国都对纯电动汽车进行政策扶持,但相对于内燃机汽车的百年技术传承和普及度而言,纯电动汽车仍处于起步阶段。
市场蛋糕没做大,就是技术再先进,收益也有限。是在一个小市场还是在一个大市场中做领先者,丰田和特斯拉要的当然是后者。
对于丰田和特斯拉而言,最大的敌人不是那些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同行们,而是庞大的内燃机汽车制造商们。向同行公开专利,鼓励他们一起把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大,这才是目前的小市场领先者丰田和特斯拉最希望看到的。而市场做大之后,先行者就成了行业标准的把控者。谷歌公司在开放安卓操作系统之后已经做到了这一点。
由此可以看出一种有趣的对比:工业时代,专利所有者们开辟的是新市场,开荒之后就竖起专利壁垒防止他人进入;互联网时代,颠覆者们需要从老巨头那里虎口夺食,因此愿意开源来建立和扩大行业生态圈,非此不足以撼动老巨头。
当然,也不是每个公司都有底气开源,开源者们必须想明白两件事:1,这个技术是不是未来的方向;2,自己有没有把握在市场做大后主导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