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演讲台走下来,华尔街大佬安德森在众人的簇拥下缓慢地挪到了大厅门口,一个箭步钻进了电梯。在自己的房间里,他的心腹告诉他,竞争对手又有了动作。安德森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转身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缓慢而低沉地从嘴里挤出了几个字,“这将是我的时代。”那是1994年,《华尔街金钱梦》上演。
还是那一年,李河君成立了汉能控股集团(下称“汉能”)。
21年后的今天,李河君已经以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成为媒体眼中击败马云和王健林的中国内地“新首富”,新能源圈中的“改革派”,更重要的是,他做成了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曾经“不相信”的项目。
不过,财富带来的不仅有荣耀,还有质疑。此时的李河君在公众面前似乎存在着两张“面孔”:一张是媒体眼中质疑其巨额财富背后是汉能薄膜发电过度依赖母公司,存在激进扩张的“狂人”;另一张就像安德森凝视镜中自己时所说的“这将是我的时代”。
记者见到的更像是第二张“面孔”。
“我不怕任何质疑”
1月27日,一个“新首富”诞生了。当日,汉能薄膜发电(00566.HK)上涨10.36%,报收3.73港元。在这前一天,汉能薄膜发电上涨13%。得益于汉能薄膜发电股价的上涨,加上水电、地产等非上市公司资产,汉能薄膜发电大股东李河君的身家已超过1600亿元,取代马云和王健林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
2月4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如约前往汉能大本营与“新首富”面对面专访。
北京市朝阳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两栋总面积达2.2万平方米的多层建筑便是汉能总部,汉能是唯一落户其中的公司。据称,该区域是北京空气质量最好的地方之一。
在李河君的办公室里,雕工考究的中式家具和一幅选自秦末黄石公《素书》中语句的书法颇引人注意,偌大的书架上塞满各种书籍,如果不是墙上“汉能司训”的板报,这里看上去更像一间学者的书房。
尽管李河君对“首富”的报道只是淡淡回应,“我不知道哪来的,不用太当真”。而有意无意间,“首富”身份还是为其一直振臂高呼的“薄膜发电”,做了次效果极佳的传播。
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由此认识了光伏,知晓了一种被统称为“薄膜”,具有轻柔特质的可发电组件,能够应用在建筑上、汽车上、帐篷上、手机上,甚至是服装上,为人们提供可移动的清洁能源。
不过,在中国光伏界,由于坚定拥护“小众”的薄膜路线,汉能总是显得有点“另类”;李河君“把晶硅比作台式机,将薄膜比作笔记本”的言论,更是不经意间“得罪”了绝大多数选择晶硅路线的光伏同行。
在这场由来已久的关于“光伏技术哪家强”的争论中,李河君坚称,“薄膜”因具有轻柔的特质,相较晶硅产品的应用市场更为广阔;而代表晶硅路线的一方则驳斥,薄膜的性价比无法与晶硅媲美,晶硅才是光伏“王道”。
汉能薄膜发电的股票让李河君一跃成“首富”,而他之所以敢巨额投资薄膜发电产业,底气就源于那座金沙江上的金安桥水电站。他说:“水电站就是印钞机,年年有几十亿现金流。”
记者观察到,处女座的李河君特点很明显,头脑清晰、对事追求完美。他并不关注“首富”这个新名号,对外界质疑其在澳门“豪赌”的新闻更是嗤之以鼻。“我不怕任何质疑,但更希望外界能够客观地关注汉能是一家什么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