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Google Glass、Jawbone Up、Fitbit Flex以及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的“光环效应”下,智能可穿戴设备2013年一炮打响,持续发酵,至今已发展成最火爆的行业之一。
而去年9月9日,集中苹果最优秀的人才、历经三年研发、举世瞩目的新产品苹果手表(Apple Watch)亦隆重出炉,并将于今年4月全球正式上市。此消息刺激苹果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超过7000亿美元。该消息让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进一步窜红,引发世人无限遐想。
与此同时,将进一步激发国内资本市场对可穿戴设备的主题炒作,产业链上的相关个股有望成为“风口上的猪”。
可穿戴技术愈具人性化
厦门智者恒通投资管理顾问机构总监吴勇毅告诉《小康·财智》,若说2013年以前,智能设备是“死”的,冷冰冰,没有触觉、味觉、视觉,按下一个按钮,输入一个命令,它才知道人们要做什么,而今历经漫长“冰川时代”的智能穿戴设备终于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传感器功能的升级、语音交互技术的再造、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的助燃下,“活”了起来,愈来愈具人性了。
“你是否觉得有点压抑?来点Hershey巧克力来振奋下情绪怎么样?”
“你的压力指数爆表了,你知道离这里3分钟步行处有家Marie's按摩院吗?”
“你坐的太久了,能否起来走走?”
这些只是在不远的未来,你可能会跟你的可穿戴设备之间对话的一些例子。
实际上,Google Glass(谷歌眼镜),已能记录你所看到的一切;Nike+的运动鞋,能留存你出访的行程;Fitbit和Jawbone Up,能计量你每天走路的步数,监测你的睡眠情况;Cloud Ring智能项链,能传输生活数据记录你的身体机能,还可提醒状态调整,做出健康趋势分析……
目前,甚至已经有数家跨国公司正在全力开发智能技术,用于扫描人类的大脑,处理收集的信息,分析人类的情绪是好是坏,以期以不可想象的方式帮助人们恢复心情。时下谷歌、苹果、微软等高科技公司,其产品与用户互通联系的信息依据不再仅仅是人口统计和地理位置信息,还包含用户当时的情绪。像谷歌眼镜这样的可穿戴产品,未来可能能够联系你的脑波,从而主动向你提供你非常想要但没意识到的东西,以满足你的需求。其实,这并非什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谷歌甚至还曾公开表示期盼人类的头部嵌入微芯片的那一天呢。
可穿戴设备的作用,核心在于数据的采集、计算、反馈,以及最终对人的行为的改变。这首先是一个需要在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三个维度共同发力的过程;其次,这又是一个不仅仅考虑数据采集和分析,更要考虑对人的反馈介质甚至是反馈机制——比如新形态的显示和震动、语音交互以及社交关系、社会心理学的引入等等的问题,这将会是个技术与人文高度融合、呈现高度智能化、人性化、自动化等特点,将对人类的生活、感知带来重大转变具有深远意义的人类生存战略新模式。
有业界专家说,如果谷歌眼镜、苹果手表等智能穿戴技术最终能够冲破桎梏,变得能够为社会大众所普遍接受,那情绪、想法、感觉和意见的实时追踪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工程师、市场营销者乃至全人类趋之若鹜的领域。
吴勇毅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智能穿戴产品将逐步全面融入人类生活,并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这种强大的力量将是颠覆性的。由于直接影响到人类的衣食起居,独立科技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 Research在报告《智能人体,智能世界》中指出,未来将会有愈来愈多的应用于信息传输、肢体感知等人机交互的多种硬件创新设备,下一次计算革命将来自传感器包裹着的穿戴式设备,而非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手机可能将回到最初的原始状态——用于电话接打),智能穿戴设备将开启移动互联网下一个更令人期待的大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