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阿里巴巴、百度之后,中国互联网BAT三巨头的最后一位——腾讯也宣布进军汽车行业。3月23日,腾讯、富士康集团与和谐汽车在郑州签署“互联网+智能电动车”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携手探索“互联网+智能电动车”的商业模式及和开发产品,在郑州设厂生产智能互联网电动汽车。
“我们采取跨界合作、优势互补的创新模式,携手探索互联网电动汽车产业。这一探索将为互联网融合传统产业提供经验和借鉴。”在签约仪式上,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马化腾表示。而和谐汽车的一位高层向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富士康、腾讯、和谐汽车三方所组成的联合团队,将发挥三方各自所长进行分工协作。
其中,腾讯负责提供互联网开放平台及车载互联网解决方案等,富士康聚焦于高科技移动终端与智能电动车整合的设计与生产制造技术,而和谐汽车则侧重于未来产品的商业销售模式。
互联网汽车是近期一大热门。在腾讯之前,3月12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10亿元设立“互联网汽车基金”,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专注互联网汽车的技术研发,首款车将在明年上市。而百度CEO李彦宏也在两会期间透露,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并将与汽车制造商开展合作。
不过,对于国内互联网巨头紧随国外同行的步伐纷纷进军互联网汽车的举措,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中,除了肯定与赞赏,也有质疑之声。“互联网汽车目前看来都是虚幻的东西,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加特技’。”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认为,在腾讯造车背后,参与诸方也未能跳出这个圈。这次三方联合造车并不像表面如此简单,而是各自奔着不同的目的。
河南的诱惑
“一开始腾讯很可能是没有造车的想法的。”对于腾讯的造车想法,有汽车从业人员如此认为,腾讯的目光一直是聚焦在车联网产品之上,抢占终端。
2014年1月,腾讯发布了一款名为路宝的盒子+App软件。去年5月份,腾讯以11.73亿元收购四维图新11.28%的股份,随后该App与四维图新进行联手。这显示了腾讯的出发点是在车联网的硬件与软件领域。
实际上,富士康集团董事会主席郭台铭在签约当天对此也直言不讳,坦言三方联合造车的想法得益于河南省政府的撮合,而且达成协议的速度非常之快。“两会后这个全面合作协议快速签订,这与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汽车行业是河南省近年想要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赶上互联网汽车这股风头最劲的热潮,对于河南这样原本汽车工业不算强大但又十分想发展的省份来说,无疑是梦寐以求的好事。
而吸引腾讯加盟河南“互联网+汽车”的原因也并非仅仅是互联网汽车“正站在风口上”,而是河南将为腾讯大开方便之门。值得注意的是,腾讯、富士康、和谐汽车三者的联合造车仅仅是腾讯在河南“互联网+”一揽子业务拓展计划的一部分。
三方签约造车当天,腾讯还与河南省单独签约了一个战略合作方案。根据该计划,河南省政府将与腾讯以“互联网+”解决方案为具体结合点,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与河南各行业融合发展。
马化腾在当日的讲话中透露,签约之后,微信将全面介入河南的行政系统——不久后河南各个城市将在微信上接入电网付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公共服务——这是全国首次。微信还会介入河南省的医疗、教育、交通等各个领域,比如在医疗上会实现远程就诊和微信上的电子医保卡。
未来,郑州将作为“互联网+”的首个样板城市,在多个领域进行全面探索,此后会逐步向济源、洛阳、开封、焦作、鹤壁等城市乃至省级平台扩展。对于腾讯而言,以河南作为切口,以微信作为手段渗透入城市管理运行的各个方面,打造信息化城市的样板,这样的诱惑不可谓不大。
更进一步来说,河南实验的成功,将为腾讯的互联网技术进入更多的城市打下基础。而联合造车、改造传统行业则是河南“互联网+”计划的其中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