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汽车产业而言,2015年可以说是一个变革之年:汽车生产资质“终身制”被打破、纯电动乘用车企业准入门槛降低、新能源汽车利好频发等,而这些由政策主导的产业变化,也即将开始改变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
2015年12月24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在会议要求重点抓好的工作中,“狠抓供给质量和效率,努力保持工业平衡运行”和“分业施策调整存量,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两方面都直接提到了汽车。
从其中具体内容来看,工信部在汽车产业方面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仍在于推动产业的优化升级。为此,2015年,工信部已经主导进行了一系列管理机制改革,并将在今年展现成果:一批“僵尸企业”被“退市”;而一批以互联网企业为主的非汽车生产企业将获得生产资质,从生产领域开始全面进入到汽车产业。
至此,“互联网造车”终将从一众创始人的口头规划走到生产车间,而无论传统汽车企业是否认同,几十年来首批“门外汉”的进入,势必会给产业带来一些“异样”的冲击。
纯电动“入口”
据悉,最新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要求,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加快出台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办法、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充电设施建设等重大政策。这意味着,继2015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之后,相关配套政策也将陆续出台,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撑。
对于蓄势已久的互联网企业而言,这无疑又是一剂“强心针”。
自被称为“新能源车发展元年”的2014年以来,我国对于这一新兴领域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正是因为看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同年,包括阿里巴巴、腾讯、乐视以及苹果、谷歌等知名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将进军汽车制造领域,并且均选择了纯电动汽车领域。
不过,在近两年的时间里,互联网造车除了与传统汽车企业的合作外,独立生产基本都处于“纸上谈兵”阶段。我国对于汽车生产资质的严格把控,使得互联网企业只能通过并购等方式获得具有生产资质的“壳”资源,否则便“无门可入”。
“自从公司决定进入汽车产业,并且主要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销售后,在生产问题上就‘卡’住了。因为我们不具备生产资质,想要生产和销售公司品牌的汽车,只能并购一个具有生产资质的汽车企业,或与汽车企业合作以代工的形式生产。但这两种选择都有各自的问题,对于一个计划将生产汽车作为长期独立运营项目的公司而言,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一位互联网企业汽车项目负责人表示,“但是在《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开始实施之后,相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准备申报材料,对于生产资质的申请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而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越多,我们的机会也就越大。”
2015年6月,发改委和工信部联合发布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规定指出新建企业可生产纯电动乘用车,其投资项目总额和生产规模不受《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关最低要求限制,大大降低了汽车生产资质的准入门槛。同年11月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已经有一批非汽车企业在申请电动车生产资质,预计不久会有若干家符合条件的企业进入到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资质许可范围里。
“传统汽车生产企业由于受思维惯性、技术路径依赖和现有资产拖累,很难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政府要创造鼓励竞争的环境,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进步。”苗圩表示。
显然,正是为了引入更多的竞争和积极性,才会从纯电动乘用车上开放汽车生产资质的“入口”,而互联网等企业的加入,也被寄望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思维和技术进步。
互联网思维
尽管生产资质刚刚以纯电动车为“入口”对非汽车生产企业开放,但对于一众野心勃勃的互联网企业而言,相关的事宜早已启动。而随着“互联网+”大潮开启,互联网造车也开始逐渐“落地”。
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由此,一些传统汽车生产企业开始以“互联网+”思维进行转型升级、变革重塑等,但这一部分的变化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企业为主体的“互联网+”,却大胆而为,直接瞄准了汽车产业的生产和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