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使用电动汽车意味着减少燃油进口、改善国家能源安全,快速增长的运输业也能减轻碳化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 ”在日前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员陈清泰这样说。不过,在他看来,电动车产业长期发展还面临很多瓶颈,疏解办法之一,就是在政策上可借鉴美国 “零排放汽车法案”的思路。
陈清泰认为,汽车制造企业缺乏生产电动车的内在动力。因此,政府对电动车实行有限数量的阶段性示范补贴必要。但对于汽车这样价高的消费品,靠财政补贴要走完大概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成长期将非常困难。
“目前从全球来看,对电动车等节能汽车的产业推动者都是政府,尽管采取的政策有差异,但主旨都是:通过市场竞争使政策效应得到放大。 ”陈清泰说,这些政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激励性、限制性和支持性政策。激励性政策主要是以政府的资金支持竞争前的研发,特别是电池技术的研发、公交车的补贴和政府采购等;限制性政策包括提高燃油消耗量标准,提高燃油车排放标准,加征碳排放税等;支持性政策主要是法规和标准的建立,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等。
在众多政策中,陈清泰认为,美国的“零排放汽车法案”的政策思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近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推行了“零排放汽车法案”,并逐渐得到了马里兰、纽约州等认可与采纳。该法案规定,在该州进行销售的汽车企业必须使零排放汽车销售比例逐年上升。加利福尼亚要求,在2018年达到4.5%、2019年达到7%、2025年达到22%等。零排放车型包括纯电动车、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由于各个车型的减排效果不一样,它们相应的积分系数就不同,有监管部门制定了与销量挂钩的积分基准。如果说哪家汽车企业没有达到积分要求,必须支付罚款或者是向其他企业购买积分。
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推广,锂电网(li-b.cn)欢迎投稿。